蛮夷!华夏与蛮夷,从来就不是泾渭分明的,不要先入为主了

华夏(诸夏)与蛮夷的区分,可追溯的最早年代是西周,在周代建立之前,“华”与“夏”是有的,“蛮”与“夷”也是有的,但却不存在“华夏”与“蛮夷”之间非此即彼的对立。
那么,以周代的“华夏”和“东夷”之概念来定义上古显然也是一种僵化的思维,并不能客观地反映上古时期的文化和族群的真实的分布情况。
下面,我们以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的地域分布情况同上古传说英雄的发源地进行对照,并以此来探究一二。
太皞、龙与风姓
在华夏的上古传说中,太皞的定位是模糊而矛盾的,通常将之划归为上古时期的东夷族群,因为《左传》中明确地记载了“太皞之虚”的所在。

周代的陈国的都城对应着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但在春秋时期,太皞的后裔却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即风姓诸侯。

任国,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境。
宿国,今山东省东平县境。
须句,今山东省梁山县境。
颛臾,今山东省平邑县境。
然而,从“
除风姓诸侯外,在先秦文献中,还记载了一支太皞后裔,即巴人。

在周代,巴人属于典型的南蛮族群。也就是说,如果以周代以来的视角来看,先秦文献中记载的两支太皞后裔,一支在东夷,一支在南蛮,都不属于华夏(诸夏)。
可问题是,华夏最典型的文化图腾之一——龙文化,其源头却是太皞。

那么,问题出在哪?
黄帝、颛顼与祝融八姓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的黄帝一族的谱系的最早出处很可能是《孔子家语》,《孔子家语》属于典型的儒家文献,成书于西汉,其内容的可靠性并不高。
如果仅以先秦文献为参考,黄帝一族呈现的脉络同《史记》截然不同,黄帝一族的最重要的节点其实是颛顼,是颛顼的崛起和开枝散叶决定了黄帝后裔的广泛分布。
在《山海经》里,黄帝一族的谱系是这样的。
蛮夷!华夏与蛮夷,从来就不是泾渭分明的,不要先入为主了
文章插图

这里重点关注的是颛顼族系里的“祝融”,《左传》和《国语》也对颛顼的后裔进行了记载,且同《山海经》可以互补和对照。
《左传》和《国语》记载了帝颛顼的另一支重要后裔,即虞幕,也就是舜一族的来源,同时又记载了祝融一族的脉络,即“祝融八姓”的由来。
需要先交代的是,颛顼后裔的“祝融”不同于炎帝的后裔祝融,炎帝祝融是一个具体的人,一位上古英雄,而颛顼祝融是以职务的形式出现的,最早担任此职的是老童之子“黎”。

《史记》中也有关于“祝融”的记载,其材料应该是取自《世本》,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同《山海经》衔接。按《史记》的说法,黎因为讨伐共工氏不力,被高辛氏杀死,其弟弟吴回接任了他的“祝融”一职,“而祝融八姓”其实是吴回的后裔,这个“吴回”对应的就是《山海经》里的老童三子之一的“祝融”。

陆终六子: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史记》),此六子分化出八姓。

祝融八姓分别是:
也就是说,结合《山海经》、《国语》、《左传》的记载来推导,“祝融八姓”是最正统的黄帝的后裔,除此之外,还有舜的妫姓一脉,尧、丹朱的狸姓一脉,鲧、禹的姒姓一脉,共十一姓。
另外,按《史记》的记载,嬴姓也出自颛顼,而按考古结论来看,秦人以高阳为祖,关于高阳与颛顼的关系,在此暂且不探讨,但可以归为黄帝后裔基本是共识。此外还有商族的子姓,子姓的始祖契同尧舜的渊源颇深,且在甲骨卜辞中,商族有祭祀“黄尹”和“黄奭”的传统,“黄尹”并不是“伊尹”,“尹”同“君”,是对首领的遵称,所以“黄尹”其实就是“黄”,而“黄”即是“黄帝”的最初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