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笔实墨沉正大中和——著名书法家张琮松作品审美情趣探析

秦首先
张琮松先生不仅是国内著名的实力派书法家,而且还是一位喜欢研究平仄,有较高文学素养的艺术家。他真草隶篆行五体皆精,尤以隶书、篆书最为擅长。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在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地已有“天地一指”的美誉。世纪之初,张琮松独身闯荡京城,靠一笔隶篆在京师之地敲开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大门,并扬名立万,播种深耕。
书法$笔实墨沉正大中和——著名书法家张琮松作品审美情趣探析
文章插图

我与张琮松先生是近20年的老朋友,同在京城,一路走来,颇多感慨。他德艺双馨,面对当代书法乱象,他有自己的审美取向。他秉承传统,追求古意,承袭正大中和之风,摒弃乱、涩、怪、癖,力求思想性与时代特征相契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小篆:美在端庄
书法$笔实墨沉正大中和——著名书法家张琮松作品审美情趣探析
文章插图

纵横舒展,间隔均匀;刚柔相济,圆润劲健。这是张琮松先生小篆书法的艺术特色。他的小篆之美,美在端庄空灵,虽清瘦却不失丰腴。张琮松对小篆的审美解读和定义是入世的,是经过长期创作积淀自然天成。他的小篆作品取法高古乎上,他从秦人李斯《驿山刻石》入手,细心揣摩剖析。在起笔、运笔和收笔过程中融入现代审美情趣,吸纳了唐人李阳冰结字取势,沁入清人邓石如、赵之谦的笔墨印痕。使他的小篆作品完美体现出力量之美、隽永之美,平衡之美、经典之美、圆劲之美、中和之美。
书法$笔实墨沉正大中和——著名书法家张琮松作品审美情趣探析
文章插图

张琮松认为,书法终究写的是灵魂的高度、灵魂的层次,是通过借助汉字的书写,从而表达作者精神之美的艺术。而这些作品绝不是完全抽象化、线条化的纯粹艺术品,它是一个文化概念,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血脉。张琮松坚守“书以载道”的创作原则,服务大众,走中庸之路,中和之道。他的金箔小篆作品格式多样,其中尤以浮塔心经最为经典,先后创作出9个制式的三级浮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五级浮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七级浮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获得国家版权局登记证书,从而奠定了他在小篆创作中的领跑地位。
书法$笔实墨沉正大中和——著名书法家张琮松作品审美情趣探析
文章插图

“遥望南嶺躍青松,顶天立地傲群雄。狂风暴雨犹坚劲,直高万丈破长空。”张琮松爱好文学、国学,他能落笔成章,早在家乡贵阳供销学校读书时已经显露头角。他创作的小篆素书,很多都是自撰诗词,以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居多。如他的自撰诗《苗岭》:“苗嶺巍峨起波澜,千峰竞秀天地间。鸟语花香赞盛世,翛然惬意笑开颜。”阳光俊迈,意境悠远,文笔斐然。他撰写的《山溪》:“清澄明亮润芬芳,千磨万难更坚强。山溪犹有英雄志,直下东海会龙王。”细细品来,恰似一幅意境幽深的山水画卷慢慢展开,一股清泉涌出山涧,一路披荆斩棘奔向大海……
苏轼《论书》云:凡作书,无论何体,必须筋骨血肉备具,筋者锋之所为,骨者毫之所为,血者水之所为,肉者墨之所为。锋为笔之情,水为墨之髓。张琮松深谙此理,他在素书小篆中强化线条质感和笔画的变化。在章法上追求平稳、庄重有古意,不求怪、险,但求养心、养眼和书卷气。
“收心、守心、修心”,是创作一幅完美经文的必要条件。张琮松先生不善社交,独居小楼苦心钻研前贤碑帖,坚守传统,堪称京城“孤独的守夜人”。他创作的小篆《心经》,字体端庄修长,笔画灵动,他的玉筋篆大多采用等线体,对称式,而很多撇捺有别于峄山刻石,不是驻笔回锋,而是加速出锋,其线条飘逸洒脱,柔中有刚,愈发老辣坚挺。仔细品鉴张琮松小篆作品,我们发现他的线条书写速度并非完全是匀速的,特别是圆转之处节奏感很明显,虽然经文字字独立,大小均匀,但由于重心稳定垂直,仍能承上生下,行气犹存。仿佛更多沁入了岁月光阴,平仄节奏,淡然随和,以书自渡,字里行间都给读者带来清净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