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志#诗鬼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7字,唐代无人对上,宋代才有下联( 二 )


虽有韩愈为其作《讳辩》加以驳斥,惜终未能破除社会习见,李贺终未应进士试。


宣室志#诗鬼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7字,唐代无人对上,宋代才有下联
文章插图

韩愈画像
李贺文才出众,却难以公平应试,势同断送仕途,悲愤之情可知。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李贺以斗鸡喻己,落第如败,垂翅而遁。这首《昌谷读书示巴童》是其下第后所作。
元和六年(811),李贺当时22岁。他为承担家计,以恩荫赴长安担任太常寺奉礼郎。
奉礼郎属从九品小官,在皇家举行祭祀仪式时,负责安排供品,招呼位次,赞礼跪拜;在公卿巡行时,则负责带领仪仗队及吹鼓手。“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即是李贺在描述自己奉礼郎的工作。
从九品官职卑微,俸禄微薄,因此李贺的生活十分清贫。一首《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描写了他初任奉礼郎的生活。


宣室志#诗鬼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7字,唐代无人对上,宋代才有下联
文章插图

李贺画像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以无马蹄痕迹谓无乘车马之宾客来访,亦无仆役随从,所以回到衙门要自己关门,说明官卑职冷。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在墙壁上挂起如意,在竹帘前看看角巾,意谓官职卑微、客居无聊、思念家乡。
李贺任奉礼郎三年,始终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但其邻近的京城长安及东都洛阳,是当时政经及文化中心,因而得以了解国家大政、权贵言行及平民生活。
李贺个人的仕途失意、有志难伸,加上眼见各种令人失望、忧虑、愤怒的情形,所见所闻有感而发,皆融入其诗作之中而形成独特风格。
李贺留下千古名句,宋朝人终于对出下句
京城人才辈出、人文荟萃,使李贺有机会结交许多名士,包括韩愈、皇甫湜、陈商、李汉、杨敬之、沈亚之、权璩、崔植等人,他们彼此的交流互动,令李贺增广见闻、精进学艺。
因此,李贺现存诗作中,半数以上完成于生活在长安的这三年。
李贺一生仕途多舛,贫病交迫,在长安生活三年后辞官回乡,至元和十一年(816)辞世,得年27岁。


宣室志#诗鬼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7字,唐代无人对上,宋代才有下联
文章插图

李贺画像
事实上,早在李贺15岁时,其文名已贯长安,与年逾四旬的诗坛老将李益齐名。遗憾的是,他身体孱弱,命运亦十分坎坷。因为现实的残酷与不公,他只能寄情于诗歌,而“天若有情天亦老”,则成了他流传千古的沉重叹息。
这一句风格殊异,充满奇幻与诡谲,唐朝诗人才子便将这一句摘出,化为上联,怎奈无人能对出如李贺一般意境的下联。
【 宣室志#诗鬼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7字,唐代无人对上,宋代才有下联】直到两百多年后的宋朝,石延年终于对出下句,并得到司马光的盛赞:“曼卿对‘月如无恨月长圆’,人以为劲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