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白居易挺冷门的一首诗,描绘长安买牡丹花盛况,结尾6句独出心裁( 二 )


文章插图

其次是牡丹从移植到售卖一路受到的高级待遇。在卖场上,上面张着大帷幕,防止日晒雨淋;旁边围着篱笆,防止有小人偷盗。运来的路上,更是用最肥沃的土壤保存根部,不停地洒水保持活力,被这样精心呵护的牡丹花,虽然经历了路途颠簸,颜色却如当初一般鲜艳。
这部分最后两句描写了人们对牡丹花的痴迷:“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在诗人的视角里,这种对牡丹花狂热的迷恋是歪曲的、不正确的,但是那些沉迷其中的人却习以为常,对此执迷不悟。
最后的6句是第三部分,也是整首诗最出彩的一段。
牡丹花@白居易挺冷门的一首诗,描绘长安买牡丹花盛况,结尾6句独出心裁
文章插图

因为前面两部分都是诗人站在自己角度对此进行的描述和评论,相对来说说服力不高。
【 牡丹花@白居易挺冷门的一首诗,描绘长安买牡丹花盛况,结尾6句独出心裁】白居易当然也知道这个弊病,于是在最后6句引入了一个新的人物和视角来进行评判。
有一个田舍翁偶然来到了买花的地方。
“田舍翁”这个词,在唐代指农民,带有一定贬义。唐太宗那句“会须杀此田舍翁”即是证明。
那么,这个“田舍翁”对此是什么反应呢?
牡丹花@白居易挺冷门的一首诗,描绘长安买牡丹花盛况,结尾6句独出心裁
文章插图

老农低着头长叹,这声叹息被埋没在狂热的买花人群中,没人能听懂其中的含义。
但是白居易听懂了,这样一丛深色的牡丹花,价格就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一年要交的赋税了。
唐代收税,分上中下三等,可见中户已经是条件不错的家庭,这就更反映出牡丹价格之“离谱”。
老农这一角色,在最后一部分中就代替了白居易,与“买花人”形成了更加鲜明也更加讽刺的对比。诗歌的社会意义也因此而更加深刻。
牡丹花@白居易挺冷门的一首诗,描绘长安买牡丹花盛况,结尾6句独出心裁
文章插图

与白居易同时的李肇在《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召铺宫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
白居易这首诗就是在反映这段话中暴露出的社会问题与矛盾。但《唐国史补》中的评述只论及上层,白居易则在诗中引入了下层人民视角,将上下阶层的社会矛盾暴露的更加彻底而具体。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排版 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