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纸上》之词 躬行之作

散文&《纸上》之词 躬行之作
文章插图

散文&《纸上》之词 躬行之作
文章插图

《纸上》
散文写作如何避免个人化的过度抒情?深入生活后的散文写作,怎样做到既保留纪实性,又不减文学性?近日,苏沧桑散文集《纸上》问世,通过创作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答案。9月17日,由中国作协创联部、北京出版集团、浙江省玉环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和浙江省玉环市楚门镇人民政府承办的苏沧桑散文集《纸上》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委员、总编辑李清霞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葛学斌作书面致辞,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臧军,党组副书记曹启文发来贺信。孟繁华、贺绍俊、白烨、陈福民、梁鸿鹰、徐可、陈东捷、何向阳、施战军、李舫、周晓枫、张莉、乔叶、刘大先、行超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由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主持。
《纸上》系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扶持项目、浙江省“三个地”创优工程项目、浙江省文艺基金项目,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甫一问世,好评如潮,目前已四次印刷,登上2021年7月“中国好书”等榜单。《纸上》由七篇散文构成,以记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中国南方珍贵的非遗文化、手艺行当、风物人情(桑蚕丝绸、传统造纸、草台戏班、茶农生活、养蜂人家、古法陈酿、西湖船娘)等为基本元素,深入“他们”的生活现场,以亲身体验捞纸、唱戏、采茶、养蜂、育蚕、酿酒、摇船,截取鲜活的人生横断面,深度挖掘其间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意识、文化自信,抒写新时代新精神,讴歌中华民族山水之美、风物之美、传统之美、劳动之美、人民之美。
阎晶明在致辞中表示,《纸上》水汽和雄风齐飞,灵气和大气共存。这部既灵动又厚重的作品,是苏沧桑散文创作上的分水岭、转折点。本书每一篇文章都写了一个非遗门类,写了一类人,代表着一个绝活和一种江南的独有文化。苏沧桑在与写作对象深入接触、交流后,写得“很清美、很飘逸,但又很扎实”,文体上保持着散文的自觉,这意味着她从此迈上了新的台阶,步入了新的境界。同时,她的这种写法也给当前的散文写作带来新的思考。
彭学明说,《纸上》是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扶持项目,作为一个有使命和担当的作家,苏沧桑近几年克服诸多困难,深入生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奋不顾身的、沉浸式的体验和书写,真正体现了一个文学工作者的脚力、体力、脑力、笔力,因此有了《纸上》这本气质独特、辨识度强的散文集。
李清霞表示,苏沧桑用手中的笔丰富了手艺人自身讲述的外延,能够捕捉到每一种生活里不寻常的细节,她是一个深度体验者,而这正是《纸上》弥足珍贵之处。
葛学斌在致辞中指出了《纸上》的三个特点:坚持为人民而抒写、坚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他还表示,《纸上》如同一幅面料考究、图案精致、质地柔顺、画风大气的巨幅苏绣画卷,捕捉精准、描写精细、刻画传神、文字精妙,具有丝绸般精微曼妙的艺术审美特征。臧军、曹启文在贺信中也表示,《纸上》一书笔触灵动,抒写中华民族山川风物之美、劳动人民之美,兼具个性才情与担当意识。
发现手艺人的“另一个江南”
孟繁华评价《纸上》是走向民间的写作,“这个发现不只是对民间生活的发现,同时也是对民间美学的新发现。”他表示,《纸上》所有的作品,都来自作者的亲历。这不仅使作者与她的书写对象有了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联系,同时也发现了不一样的江南。苏沧桑透过历史构造的诗意江南,在民间和生活中看到另一个江南。“这个江南同样诗意无限,与历史脉络、风土人情和华夏文明息息相关。但是,维护、传承、光大这一文明的人们,不可能在花前月下或茶肆酒楼中完成,而是要在生产实践和劳动现场中完成。苏沧桑通过笔墨让默默劳作的人民跃然纸上,我们才发现,自己与这样的形象已经久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