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读书与码字:杜青钢《一凡教授》后记兼创作谈

中国历史&读书与码字:杜青钢《一凡教授》后记兼创作谈
文章插图

近日,由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原院长杜青钢教授撰写的小说《一凡教授》由海天出版社出版。本书“教授写教授”,以江都大学文学教授刘一凡为主线,辅以留法学者谢峰、商人尚品两好友,围绕教学、晋级、申报博士点等,讲述了江都大学2000年至2012年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今刊发杜青钢教授撰写的后记兼创作谈,以飨读者。
□杜青钢
《一凡教授》后记
我数学不好,却算了一笔巧账:一生中,一个作家要写十几部书,多的几十本。我以教书为业,长期敬奉文字,只写一部长篇,应该说有得一搏。拾掇好了,或许有惊喜。于是两眼高抬,梦向文字。都在梦中,我不能太落伍。构思阶段万马奔腾,鞭没扬起,已腾云驾雾,后力却跟不上,想了三年,没有一点眉目,眼界里,徒然挂着“杰作”二字。
不经意间,却做了一件实在的事儿,在网上,我写了十几篇小小说,点赞多多。我抗不过虚荣,隔三岔五地写,两年后,出了一部微型小说集,练了笔,贮备了许多有趣的瞬间。
曾读得一句话,大意说,作家先要会走,再贴着经历飞,离地三米是最佳高度。我添补两句:遇山高高飘,逢水恣意柔。那日去珞珈山漫步,我抓住了千禧前来武大的一个瞬间,往后拖出十二年,心头猛然一亮,基本结构出来了。岁月匆匆,至2019年12月27日,我来武汉大学已二十年了。
珞珈山藏龙卧虎,有狼,有野猪,还有狐狸。二十年来,我经历了很多,感受不凡。十二是一个生肖轮回,每个动物背后站了一堆人,每个人垒一堆故事。十二里含两个六,六六大顺,也是一个说口。投实而言,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段。
主要说大学里的事,也写家庭,写友谊,写情侣,写黑白道。外加一座山,一条蛇。蛇称小龙,弯曲之间,蠕动着一个民族的身形。我知其恶,守己善,为天下溪。远离堂皇的聒噪,安然散步,从容聊天,悠闲喝茶,还要授课,煮饭,打牌,做那个事。我的笔头比较温柔,因为生活充满暴戾,四周弥漫谎言,我不想在文字里继续血腥。这是善良的抽象,也是浪漫的无奈。
一部小说能吸人,离不开以下五要素:经历独特,故事精彩,语言卓越,知识取胜,文体新颖。我的取舍以此为标准,多余的字,一个也不留。尤其注重可读性,努力为汉语做一点贡献。
二十余万字,整整写了两年,沉淀三季,又改二十八个月,润色半载。去岁遭遇病毒,再度修改。新冠白了肺,透亮人生,洗练了我的篇章。前后加起来,可谓十年磨一剑。行文时,我压根不想出版,却有一个奢念:敬向时间求青睐,祈望几百年后,我的文字还有人读。这个要求很高,我只能脚踏实地,尽力而为。
读书与码字
——《一凡教授》创作谈
长年教法语,敢让主人公在中文系当教授,于我,胆量来自几十年的“阅历”,也带几许不知天高地厚的鲁莽。念本科那几年,我带一瓶白开水,每周在阅览室待三四个下午,如饥似渴,读中国当代文学。
从名家那儿,我得到一个秘诀:读全读透一作家,胸中更大器,下笔更有神。
读法语原版小说,可以拉开一定距离,聚集理性,帮我砍去汉语难舍的段落。写大部头,忍痛割爱至关重要,一部小说的成功不在于你写了什么,而取决你省了些什么。常常的,向虚难于务实。
还有热手书,我称为笔润。写作之前,目染一刻钟,拉拉节奏,养养气韵。古代的,我取三言二拍,其文言与白话的交合更意趣。或润以宋词,重点吟诵苏轼、柳永、李清照。那儿有人类罕见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