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刘静:每日一谈之故乡的“滋味”

因为|刘静:每日一谈之故乡的“滋味”
文章图片

【刘静专栏】
每日一谈之故乡的“滋味”
原创作者|刘静(江苏省徐州市郑集高级中学)
周作人先生说:“我的故乡不止一个 , 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 ”可我不这么觉得 。
在我来说 , 故乡只有一个 , 那就是生于斯 , 长于斯的地方 。 即使后来 , 羁旅他乡 , 成了他乡人 , 骨子里的故乡印记也难以磨灭 。
故乡给人的镌刻很深刻 。 方方面面 , 难以言说清楚 , 而且至死不渝 。
我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 , 在那里长到十八岁 , 然后离开了 。 我时时会想起故乡的几样吃食 , 内心感慨良多 。
因为|刘静:每日一谈之故乡的“滋味”
文章图片

第一种:炒白莲藕
莲藕味甘、清脆爽口 , 它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亦是洁身自爱的真君子 。 我们长安县郭杜镇少有荷花池塘 , 我从小也没见过荷花 。 所以 , 莲藕对我们来说是“硬菜” , 很昂贵的 。 只有婚丧嫁娶 , 家里来重要的客人 , 要一起喝酒 , 才会炒个莲藕菜 。
炒莲菜的时候 , 莲藕切薄片 , 焯水滤干炒 , 有黑木耳 , 红萝卜做配 。 那莲菜雪白清脆 , 又有黑红相间 , 十分爽目 。 吃到嘴里 , 清脆又有白酒的醇香 , 鼻子能闻到 , 味觉也能感到 。 因为 , 炒这个菜 , 出锅时是要把正在喝的白酒拿来点在锅里的 。
一盘热菜出锅 , 喝酒的人一边喝酒 , 一边吃菜 , 热情洋溢 , 氛围火热 , 还大声划拳老虎杠子以及其它云云 。
我对这道菜的记忆就是 , 回到家闻到的酒香 。 心里知道家里来重要客人了 。 要不就是儿时坐大席 , 热闹非凡 , 每个菜都酒香扑鼻 。
人对味觉和嗅觉的记忆很深刻 。 有时 , 忘不了 , 因为它突然触动了那段时光的记忆 。 让人觉得过去真实可感 , 如在目前 。 对这种味觉和嗅觉的再次感知 , 会让人在回忆里 , 重温一段时光 。 或者想起一位亲人的音容笑貌 , 仿佛和他重逢了一样 。
所以 , 我们吃的也不是菜 , 也是岁月痕迹 , 人生感受 , 亲人重聚 。
【因为|刘静:每日一谈之故乡的“滋味”】有的菜 , 不敢再吃 , 因为怕想起亲人 , 只把特别的感觉留给他 。 《孟子·尽心下》里有:曾皙嗜羊枣 ,而曾子不忍食羊枣 。 大约就是因为:“羊枣所独也 。 ”曾皙过世之后 , 曾参因怀念父亲而悲痛万分 , 父子亲情终身索怀 , 甚至曾皙生前爱吃的羊枣 , 曾参也不忍心吃一口 。 这是生怕引起痛思故父的难捺之情啊 。
我想 , 我们每个人记忆深处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种味道 , 一道菜吧 。
我的这道菜 , 属于童年的热闹 , 属于我的爷爷 , 也属于故乡的滋味 。
因为|刘静:每日一谈之故乡的“滋味”
文章图片

第二种:酸汤面 。
擀面是一门技术 。 我的印象里 , 我的妈妈 , 奶奶 , 婶子 , 甚至家族里的男人们 , 也都是会擀面的 。 陕西人爱吃面 , 关中人更爱吃面 。 一天三顿都吃面 , 各种花样的面 。 薄的厚的面 , 大的小的面 , 圆的扁的面 , 干的汤的面 , 各种面 , 菜的搭配 , 汤的调料 , 真是无比好吃 。
所以 , 几乎人人都会擀面 。 擀面技术好的 , 比如我奶奶 , 能把面擀得大得像一张席子一样 。 那面还光滑干燥得很 。 在擀面杖上摊好 , 切成五厘米宽的长条 , 用手一甩 , 清脆的声音 , 干净利落 。 当然 , 擀面是要很用力的 , 有的男人擀面也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