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讨论热点话题时,如何在各呈己见的同时形成有效沟通?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冲突,双方的立场往往不同,所考虑的因素也不同。即便考虑的因素相同,其比例也不完全相同。这便决定了双方对于观点的探讨,必须有个前提:即充分尊重对方的设想。否则探讨便会成为争论。最终形成怒气冲冲的局面。
思维的发生常常存在一些“伪冲突”,比如说“非此即彼”:如果你与“主流看法”不一样,就一定是“脱离大众”;如果你发表和他人不一样的观点,就一定是“书读多了不一定是好事”;如果你再观点尖锐一点,就会被道德绑架,说你“没有人性”甚或是“漠视苦难”,又或是“非得表现愚昧、落后的东西才是好的吗?”然后又会滑向“表现愚昧、落后的东西是一种政治正确”。
如果你指责对方在搞“道德绑架”或“道德审判”,那么十分不幸的是:指责别人搞道德绑架本身就是道德绑架。因此又会引起新的一轮争执。思维的绳索与圈套无穷无尽,互相绞杀,以至于谁也说服不了谁。争执的结果常常是两败俱伤。
最近我看了一集电视剧,在朋友圈上写了一下看不下去的原因。也发给了一个推荐我看的朋友。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各执己见,各有充分的理由——道理很简单,只要你搜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与论点,对方是驳不倒你的;同样,你也驳不倒对方。但问题滑稽的是,你们只是想充分表达各自的感受而已,为什么会走向大伤和气呢?
这当然还是个小问题,如果你看看网上的跟帖、留言,往往在某个大热话题下,各方人士发表的观点简直是一个“话语的垃圾场”,虽然是各呈己见,但无法统一在一个有效的讨论问题的框架中。这还不仅是某一国的问题,事实上各国的民众,都会在网上言论中表现出情绪化、非理性的态度。
然后你可以看到,人们在立场上,有天然的抱团、扎堆的特点,也可以说成是“人以群分”“趣味相投”。这也应该算作是生物的一种生存策略:即趋利避害。人们愿意听到与自己观点类似的信息,从而保持在自己的舒适区。当听到与自己观点对立或相反的信息,就会有“不悦”“刺耳”“生气”“动怒”等生理或情绪上的反应,最终会选择“对掐”或“避开”——而这,对于一个理性人来讲,则是要想办法去克服的。
理性人遵从的原则是:既不想着一定要说服对方,使其改变立场,也不想着因为自己观点的独特而高人一等或有着智力的优越性;同时,却是有着相当的共情能力,能够巧妙地施以“了解之同情”(陈寅恪语)或“同情之理解”(罗素语),这样,便可以使“分歧”达成“共识”,或是建立一个框架,将各自的观点放置于框架的不同层次。
【 中国文化|讨论热点话题时,如何在各呈己见的同时形成有效沟通?】这就像从上空看,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似乎要相撞,经过放大、分析发现,然来是一个桥上、一个桥下,处在不同层面上。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也是类似的,经常看起来是正面交锋,但由于所设置的条件不同、立场各异,实质上所谓的正面冲突常常是悬置的,是假想的,完全有可能避免。甚至于可以互为补充,互相充实,使得对于一个同样的问题,因为有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加复杂、多元。这就像我们品具有风土的红酒,其滋味也更加“层次丰富”。
中国文化|讨论热点话题时,如何在各呈己见的同时形成有效沟通?
文章插图
《模型思维》,作者:斯科特·佩奇,译者:贾拥民,版本: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年11月
现在有一些介绍这方面的书,如何认知自己的“思维”,知道自己的思维有其局限性。比如《模型思维》和《结构化思维》,这两本书均强调思维模型有其“适用场景”和“适用边界”。否则,就会变成教条主义或刻舟求剑。比如:“自古英雄出少年”和“大器晚成”,就是一对看似矛盾的观念,实则针对的是不同的应用场景;还有港片经常使用的台词,“小心驶得万年船”和“富贵险中求”,看似截然相反的两个观念,也适用于不同场景——一个是保守策略,一个是进攻策略;还可以举出“宁为玉碎”和“留得青山在”的例子,到底信奉哪一个?可见操作系统不同,命运也各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