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讨论热点话题时,如何在各呈己见的同时形成有效沟通?( 二 )


由于人的境界不同,考虑问题的海拔高度就不一样,所持有的观点便也相异。这就像在山底、山腰和山顶:山底是晴天、山腰在下雨、山顶在下雪。他们的观点要一样才怪了。那就投票表决吧:今天必然是晴天。因为大多数人住在山底。可见,“和而不同”的重要性,“了解之同情”的必要性。
每个人,必然所占据一个坐标、一个位置。也因之必然有一个所踞守的“立场”。应该来讲,人人都持有一个不同的立场,或曰:没有两个任意的人士,其立场是完全相同的。朋友夫妻父子,皆然。相近立场者,则形成圈子、社群,具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其中信仰、语言、习俗,可谓是同化的力量。而相异者,则会排斥、警惕、歧视,这也是不同文化圈相融的问题:要强调沟通、交流、合作、共识,以此替代对抗和伐异。
美国小说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有一句话很是使我印象深刻,他说:“对一流智力的考验是这样一种能力:脑子中同时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但仍然具有行动的能力。”这尤其和中国传统的思维相像——至少如何将“阴”和“阳”去调和,是中国文化血统中重要的一个面向。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讲述的“物极必反”,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一直是单向的、单线的,经常会是卷曲的、螺旋的、变形的。如果有两股或多股力量共同推动或塑形呢?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尔斯·玻尔这样描述:“事实的反面是谬误。但是一个深刻的真理的反面很可能是另一个深刻的真理。”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冲突,往往并不具有“对等性”,即双方的立场不同,所考虑的因素也不同。即便考虑的因素相同,其比例也不会完全相同。这便决定了双方对于观点的探讨,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充分尊重对方的设想。否则,探讨便会成为争论,争论就会成为争执。最终形成怒气冲冲的局面。
“各持己见”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谁也无法说服谁,谁也无法认同对方。不欢而散是一定的。这其中隐藏着两个谬误:首先是“归因谬误”,一方因预设立场,而封闭了他人因素的加入,这常常是造成人际关系的主要偏见;其次是“联想谬误”,由于个人无从全知全能,因此不免任由思维中的想象力填补事实拼图,甚至是放大或夸张某种后果,这种日常生活中的上纲上线也不在少数。
因此,双方的共处,在共处一席讨论问题时,有必要给自己设置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是开放的、包容对方之观点的。他可以想像为两个人的交谈,是上帝之自我的两个线索在对话、纠缠,也就是左右手互搏。如此一来,即便是“善”和“恶”,“美”与“丑”也是你中有我的,不可全然分开,也不会完全对立。一个关进牢里的罪犯,也许是个孝子;一个美人,也许心如蛇蝎。
凡此种种,恰好印证着人性的丰富性、复杂性。所有想简化、抽象、无视这种复杂性的努力,最后都会变成心灵鸡汤,变成思维的幼稚症。
本文转自新京报App作者:胡赳赳
本文编辑:徐彦琳
投稿、合作邮箱:xjbcmyj@bjnews.com.cn- 阅 读 推 荐 -
年轻人为什么愿意“二刷”“三刷”《觉醒年代》 | 周末谈
《1921》票房破两亿 | 传媒动态【6.27-7.3】
来新京报电商平台“小鲸铺子”买买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