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发现非遗之美》——水城农民画

水城农民画 , 2014年被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水城农民画20世纪80年代得到权威人士的认可 , 引起了国内外美术界的关注 。 1988年 , 水城就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2008年 , 再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艺术|《发现非遗之美》——水城农民画
文章图片
从左至右:水城区文化馆馆长张翼、水城区文广旅游局副局长魏士淇、《非遗之美》总编姚泽民、农民画专家董成
艺术|《发现非遗之美》——水城农民画
文章图片
《非遗之美》采访组在贵州市六盘水市水城区文化馆
艺术|《发现非遗之美》——水城农民画
文章图片

80年代初期 , 农民画创作在六盘水市群众文化活动中逐渐开展 , 六盘水以水城农民画的发展为最快最好 , 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 。 1983年 , 水城特区文化馆为筹集作品参加全国第一届农民画展 , 举办了首期农民画创作培训班 , 培训形式和内容按照院校式专业化方法辅导学习 。 本期学员创作的36幅作品 , 虽然只有4幅参加预选 , “中国水城农民画”却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
艺术|《发现非遗之美》——水城农民画
文章图片

1984年 , 为了提高水城农民画的水平 , 水城举办了第二期农民画培训班 。 由特区文化局直接落实经费和辅导人员 , 并从省群众艺术馆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辅导 。 这次培训班有18名学员 , 在选培人员时 , 不仅选绘画基础较好的学员 , 还注意从少数民族中挑选会挑花、刺绣、蜡染、剪纸的能手参加 。 在培训时 , 辅导老师总结经验 , 吸取教训 , 转变辅导观念和教学方法 , 明确了走与水城当地民族民间艺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 启发作者以自身掌握的民族民间艺术精华运用到农民画创作中 , 运用现代农民的思维和各民族自身独特的审美理念去观察和表现世界 , 无拘无束地步入艺术天地 , 自由自在的创造一个个美妙有趣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 。 第二期创作培训班为期20天 , 创作出来的34件作品中有24件作品 , 包括83年参加全国农民画展进入预选的4件作品 , 入选“贵州首届农民画展” , 展出的作品数量一跃成为全省第三 。 1984年的培训班 , 为水城农民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水城农民画 , 并延续、发展壮大到今天 。
艺术|《发现非遗之美》——水城农民画
文章图片
水城区文广旅局长魏士淇(左一)与《非遗之美》总编姚泽民(右一)在“水城农民画”发源地——陡箐镇
水城农民画 , 与刺绣、蜡染、剪纸、雕刻等民间艺术一样 , 根植于雄浑、厚重、广袤的云贵高原土壤中 , 是生活在水城这片土地上的苗族同胞生活的积淀 。 它们融汇贯通 , 相互媲美 , 其内容和思想 , 或表达本民族的历史 , 或表达本民族的宗教信仰 , 或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等 。 水城农民画的创作者 , 目前主要是苗族 , 作者群体以农民为主 , 所创作的作品主要反映农村的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 , 它与学院式的美术作品有很大的区别 , 有着农民淳朴、直率、豪放、粗犷的个性 , 同时和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有着极大的关联 。
艺术|《发现非遗之美》——水城农民画
文章图片

水城农民画的内容大多以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自然风物、喜庆游乐为题材 , 形成以变形夸张、寓意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 , 构图上以概括装饰为主 , 色彩上多用纯色并列对比而不讲究色彩调子的统一和谐 。 以其自由、夸张、色彩艳丽的艺术形式和大胆、泼辣的艺术手法 , 集蜡染、刺绣、挑花、剪纸等民间艺术为一体 , 被誉为“中国农民特有的艺术语言” 。 “喜欢哪样画哪样 , 怎样好看怎样画”是水城农民画的一大特点 。 民间画师们在表现这些内容和思想时 , 无意识地把当地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自然风光等 , 无拘无束地融汇进去 , 大胆地发挥想象 , 表现出一种纯朴、自然、率真、坦诚的风格 。 在他们所创的作品中 , 不失夸张和错位 , 这些都表现出水城农民画固有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 。 他们把自身的民族特色充分表现在自己的衣物上或纸上等 , 用以倾诉自己的情感 ,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