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所遇皆美好,所得皆所愿

□合肥潘小平
与张道德认识 , 不知是在哪一年 , 但真正见面说话 , 应该是在省散文随笔学会与一家酒业联合举办的抗疫征文颁奖典礼上 。 就是那一次我知道了 , 他是一位官员 , 喜欢文学 。 对于喜欢文学的人 , 不管是青年、中年 , 抑或是少年、老年 , 我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 尤其是对官员 。 这倒不是看重他们的官员身份 , 而是我认为 , 喜欢文学的人比不喜欢文学的人 , 更有情怀 , 哪怕他从政 , 哪怕他是一位高官 。 张道德当然不是什么高官 , 而且我也不知道他在什么部门 , 什么职务 , 什么级别 。 我只是从和他简单的对话中 , 知道他喜欢文学 。 多好啊 , 我想 , 在碌碌风尘的俗务中 , 在勾心斗角的官场上 , 还有文学去喜欢 , 那他的品质就不至于太卑鄙 , 而他的仕途 , 也不至于太凶险 。
而现在 , 我终于拿到了他名为《所遇所得》的文集 , 开始真正进入他的世界 。 第一章《岁月深处》 , 大多是对早年生活的回忆 , 老家的雪 , 乡村的雪 , 雪中奔跑的兔子 , 还有拎着铁锨 , 跑在孩子们中间的二爷 。 这是一幅多么鲜明的画面啊 , 大雪“纵容了乡村的野性和活力” , 也构成了大地母亲永久的呼唤 。 盛夏 , 村头那两棵如伞一般铺展的大树 , 越来越“苍老无力”的老屋 , 还有父亲的泥炉 , 房前屋后的小路 , 以及那些“与芋头相伴”的日子 , 都散落在岁月的深处 , 现在它们被作者用文字 , 一点一点打捞上来 。 当然还有人 , 乡村知识分子的父亲 , 操劳一生的母亲 , 精明的二爷 , 甚至集上那个让少年张道德讨厌的卖黄豆老头 , 都是那么可亲、可近 , 正直、善良 , 宽厚、温暖 。 在作者的笔下 , 生活是那样的琐碎 , 物事是那样的平淡 。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 , 那些带有乡村印记的人物和景物 , 晨昏与春秋 , 才是那样的真实、真切 , 鲜活、直接 。 童年的欢乐 , 冲淡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田野的无羁 , 赋予人们以美好的心境;而土地的温热 , 让我们备感温暖 。 “文字的暖意”一直是我在写作中的孜孜以求 , 而《所遇所得》中的文字 , 就有一种温情脉脉的美感 。
如果说第一小辑《岁月深处》 , 更多的是对乡村生活的记忆 , 那么 , 《心愿心语》则主要是作者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感想与感悟 , 高出了生活的层面 。 作者的书单 , 丰富了他的人生 , 拓展了他的世界 , 使他不再拘泥于一时一地 , 一事一物;政治经济类读物的广泛阅读 , 使作者对运行在社会深处的改革开放 , 在切身参与之外 , 有一种理性的认识和把握 , 这样在处理日常政务时 , 他的站位就会更高远 。 经常有人会问我 , 读书的意义在哪里?在于能给你的人生以“大格局” , 让你站得高一点 , 看得远一点 , 心胸开阔一点 。 一个人当然不能脱离世俗生活 , 不能脱离柴米和油盐、职称与职务、工作与家庭 , 但读书可以让你离俗世俗务远一点 , 即便是身处暗礁丛生的政治生态之中 , 也有一种隔岸观火的澹定与从容 。 许多时候 , 你以为你读过的书 , 走过的路 , 都已成为过眼烟云 , 不复记忆 , 但它们一直沉潜在你的生命深处 , 在你的气质里 , 在你的谈吐上 , 在你的文字中 。
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 让你变得与众不同 。
张道德不是作家 , 他的写作也不是职业写作 , 但他具有作家应该有的情怀 , 同情弱小 , 关注苦难 , 感受民间疾苦 。 对于那个写诗的“本家兄弟”张道发 , 他的内心深处 , 一定也是引为“同道” , 诗人未必要写诗 , 写诗的也未必就是诗人 。 诗人的本质和本性 , 是能够发现艰辛冗长生活中的诗意 , 以悲悯的眼光看待人生 。 从这一点上说 , 张道德也是一个诗人 , 他的文字具有一定的诗性 。 不然 , 在搬离陪伴了他六个春秋的办公室时 , 他就不会留恋“那一线斜阳” , 也不会发现那一缕光线中“翻腾着、飞舞着、喧闹着”的“细小的颗粒”;在年复一年 , 日复一日刻板甚至乏味的行政生涯中 , 他有时会仰望“一弯新月” , 而他“致青春”的方式 , 让人不由想起“愿你走出半生 , 归来仍是少年”的美好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