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虾|古代闹饥荒时,为何老百姓宁愿啃树皮,也不吃河里的鱼虾?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下去的本钱,老百姓可以没有钱,但绝对不能没有食物。不过,古代科技不发达,粮食产量将极为有限,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庄稼,到头来也要上交朝廷,留在手里的粮食十不存一,饿肚子已经成了常有的事。平时还好,忍忍也就过去了,可一旦赶上了饥荒,也许就会看见“饿殍遍地”的景象,历史上几次有名的大饥荒都是如此,比如说丁戊奇荒。



鱼虾|古代闹饥荒时,为何老百姓宁愿啃树皮,也不吃河里的鱼虾?
文章插图

丁戊奇荒是发生在1877-1878年的特大灾荒,当时,担任山西巡抚的曾国权称其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由此可见,这场波及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的灾害,该有多么可怕。实际上,丁戊奇荒的诱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天灾,第二个是人祸。晚清时期,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赔偿了不少银子,导致国库空虚,而这个“损失”,只能由百姓买单。


【 鱼虾|古代闹饥荒时,为何老百姓宁愿啃树皮,也不吃河里的鱼虾?】
鱼虾|古代闹饥荒时,为何老百姓宁愿啃树皮,也不吃河里的鱼虾?
文章插图

于是,满清统治者以及各级官员加大了征税力度,本就艰难生存的底层百姓更加难以为继。据史书记载,为了扩大收入,清政府竟公然允许农民种植鸦片,这样一来,原本种植粮食的土地面积就会大大减少,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农业大国,这样的行为只会加剧局面进一步恶化。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大规模农民起义导致粮食减产,如太平天国运动,长达20年的斗争时间,足以将原有的农业体系破坏殆尽。



鱼虾|古代闹饥荒时,为何老百姓宁愿啃树皮,也不吃河里的鱼虾?
文章插图

实际上,彼时的清廷早已摇摇欲坠了,而那场席卷多省的丁戊奇荒,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早在1876年,山东、河南等地的灾情就十分严重了,因为干旱,粮食产量创了史上新低,尤其是随之而来的蝗灾和水灾,更是波及了多达63个州县。据《申报》记载:灾民纷纷逃荒,为了换一口粮食,有的人不惜卖掉妻子、孩子,隐藏在人性深处的软弱在那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鱼虾|古代闹饥荒时,为何老百姓宁愿啃树皮,也不吃河里的鱼虾?
文章插图

当一个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如何活下去才是脑海中唯一的声音,既然地里没有粮食,那就把手伸向自然界。于是,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树皮、草根都被灾民吃了个遍,虽说难以下咽,但是能多活一天都是好的。这时候有人问了,为何灾民宁愿去啃树皮,都不去捕捉河里的鱼虾呢?其实这句话颇有点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意思,发生大饥荒时,最先受到波及的正是这些无处可去的鱼虾,若是河里有水,旱灾又怎么会发生?



鱼虾|古代闹饥荒时,为何老百姓宁愿啃树皮,也不吃河里的鱼虾?
文章插图

上文提到,饥荒发生时,并不是只有旱灾,水灾和蝗灾也是导致灾民饿肚子的重要因素。水灾发生之后,先是农田被淹,灾区百姓流离失所,所有家当都会被卷入河中消失不见。这个时候,虽说河水充足,鱼虾也会丰盈无比,但由于工具缺失、河水受污染可能性极大,即使能解决一时之需,也无法满足数以十万计的灾民。



鱼虾|古代闹饥荒时,为何老百姓宁愿啃树皮,也不吃河里的鱼虾?
文章插图

所以说,在发生大饥荒时,河里的鱼虾早在第一时间被吃光了,当树皮、草根都没得吃之后,灾民就会食用观音土。为了不饿肚子,有的灾民甚至往返60里地寻土,他们会把筛完的观音土和野菜混合在一起,并揉成一个团子,待其蒸熟之后,再像吃窝窝头一样咽下去。然而,食用观音土却无异于饮鸩止渴,由于观音土涩肠,吃下去一点就会令人产生饱腹感,可时间一长,肚子就会鼓胀变硬,最终一命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