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衡|度量衡里出政权,田氏代齐的背后是什么,度量衡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古代讲“堂堂七尺男儿”当时的七尺和现在的七尺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按照现在的尺寸来讲,七尺男儿要比姚明还要高。杜甫称赞李白“斗酒诗百篇”按照现在的尺寸计算,一斗酒所代表的尺寸那也是难以估量的。这些都与度量衡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度量衡|度量衡里出政权,田氏代齐的背后是什么,度量衡的产生与发展
文章插图
度量衡简单的讲就是长度和重量以及体积的测量。度就是长度的测量,量就是体积的测量,衡就是重量的测量。度量衡代表的既有名词的意思,又有动词的意思。这些计量方式所代表的就是我国测量的发展史。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各自为政,每一个国家的测量体系、管理体系、器物名称、计量标准也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以容量单位为例,战国末期各个诸侯国都普遍使用升、斗等单位,但魏国仍用“镒”。有时即便名称相同,但实际单位数值也不尽相同。不仅如此,除了各国之间的计量单位不同,诸侯国内部也不统一。有的诸侯国使用“公量”,而一些大家族使用“家量”,两者也是不相同的。“田氏代齐”的故事也能说明这一点。齐国法定容量单位是升、豆、区、釜、钟4升=1豆,4豆=1区,4区=1釜,10釜=1钟。当时姜氏的齐国昏庸暴政,大夫田氏看到这是一个取而代之的好机会,为收买人心,田氏将“家量”标准调整为5豆=1区,5区=1釜,10釜=1钟。如果按照“公量”标准,1钟=640升,按照田氏家量标准,1钟=1000升。田氏在贷给百姓粮食的时候用家量,老百姓偿还的时候用公量,即“大斗出、小斗进”。老百姓从田氏贷了1钟粮食,到偿还的时候可以少还360升。田氏的这一举动,深得民心。公元前386年,田氏取代姜氏,成立田氏齐国,这也被后人称作“度量衡里出政权”。度量衡|度量衡里出政权,田氏代齐的背后是什么,度量衡的产生与发展
文章插图
1857年出土的子禾子铜釜、左关铜鉌、陈纯铜釜,也就是著名的齐量三器,它们反映了当时齐国度量衡的真实情况。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强力推行统一度量衡。秦国统一度量衡的措施,也是商鞅变法真正的开端。秦孝公十八年,商鞅亲自监督并实施制作了一批度量衡的标准器,发布到全国各地并统一使用。秦国统一度量衡的开始,也意味着秦国即将迈开强大的步伐。不仅如此,商鞅开创的统一度量衡的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秦朝开始以后的年代里,每一朝每一代都对度量衡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每一代都要重新考证校准度量衡。汉代时,人们将长度作为基本量,由它推导出容量和重量。因此如何确定一个正确的基本量,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事情。这一难题直到王莽时代才真正完成,据《汉书·律历志》记载:“度起于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这就是著名的“黄钟累黍说”,“黄钟累黍”理论第一次将音律作为测量基准,与20世纪采用光波波长确定“米”的基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黄钟累黍”理论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度量衡制度,一直持续到“米制”的出现。王莽建立新汉朝以后,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度量衡的制度,监制了一批度量衡的仪器,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新莽铜嘉量,新莽铜嘉量铸造于公元9年,是基于黄钟累黍计量理论建造的。度量衡|度量衡里出政权,田氏代齐的背后是什么,度量衡的产生与发展
文章插图
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度量衡不一致,差距也非常大。南朝沿用东汉的计量方式,每斤约合220克。北朝的计量方式已经达到了每斤600多克。相比之下,南北朝的差异是非常大的,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南人适北,视升为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据专家所说,是因为北朝多为少数民族政权,并没有严格的去管理度量衡的制度,导致一些地方的大家族去控制度量衡,以此来去剥削百姓。隋朝统一南北以后,度量衡也进行了统一,隋朝建立起了度量衡,”大小制“并行的制度。隋朝统一以后,对现有的度量衡进行了确认,并将其法制化。《隋书·律历志》记载,“开皇以古斗三升为一升……古秤三斤为一斤”体积和重量制度是古时的三倍,在长度上增加的幅度要稍微小一些,是因为受到了“黄钟累黍”制度的影响。隋朝受北周的影响,北周的度量衡尺度相比南朝有了非常大的提高。隋代继承北周一尺约29.6厘米,比旧的度量衡要长6.5厘米左右,这就是所谓的大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讲身高八尺,其实折合汉代的尺寸约合今天的187厘米。但如果按照隋朝的制度来讲,身高八尺就有237厘米高了。隋朝创造性的开创了度量衡大小制,在天文测量,药物制作,制作礼服等方面,采用秦汉时期的制度(小制),在其他方面就用当时的制度(大制)。例如斗就有大斗和小斗之分,大斗用来度量粮食,小斗用来度量酒水。例如“李白斗酒诗百篇”中的斗就是小斗,一斗4斤酒,一次性喝4斤酒,这在现在看来也是很厉害的。隋朝创立大小制并行的制度以后,唐代用法律将其固定下来,随后的年代就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