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彩|花楼织机与计算机二进制异曲同工 苏州非遗的现代传承密码

灯彩|花楼织机与计算机二进制异曲同工 苏州非遗的现代传承密码
文章图片

《天工苏作》以12位传承人的视角 , 讲述9项非遗手艺的前世今生 。
提到苏州 , 大多数人的印象往往是烟雨江南、古典园林与桨声灯影 , 却忽略了苏州还是一座手艺集萃的城市 。
清浙江巡抚纳兰常安所著《受宜堂宦游笔记》中记载:“苏州专诸巷 , 琢玉、雕金、镂木、刻竹、髹漆、装潢、针绣 , 咸类聚而列肆焉……概之曰‘苏作’ 。 ”雅、精、细、巧是苏作的特征 , 明清时期 ,苏作被视作时尚风向标 , 苏州民间手工艺占全国手工艺半壁江山 , 凡苏作名家 , 工价昂贵 。 苏作同时受到宫廷欢迎 , 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中 , 明清苏作占有很大比例 。
即将于7月10日公映的非遗纪录电影《天工苏作》便将目光聚焦苏州传统工艺:宋锦、 核雕、灯彩、明式家具、苏式船点、苏绣、香山帮建筑营造、缂丝、玉雕……影片通过12位代表性传承人的故事 , 串联起这些传统工艺的前世今生 。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工美处处长、《天工苏作》制片人李红告诉第一财经 , 过去对文化遗产的记录往往以资料形式为主 , “记录它的历史和传承的谱系 , 但会比较枯燥” 。 在她看来 , 纪录电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 让观众了解工艺的美感、价值和处境 , 与传承人的坚守产生情感的共鸣:“这些传承人是大师 , 已经功成名就了 , 不做手艺也能过得不错 , 但他们仍然在坚持 , 你能看到他们对手艺的热爱 , 也许有人看了电影会因此爱上一门手艺 , 我们只是埋一颗种子 , 至于后面会长成什么 , 都是未知 。 ”
择一事终一生
《天工苏作》的第一个故事来自苏州灯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筱文 , 他已经年过古稀 , 从事灯彩技艺五十多年 , 如今正面临现实窘境 。 苏州灯彩的历史长达1500多年 , 曾经的灯彩匠人是暗夜的光影魔术师 。 然而现在 , 灯彩在都市霓虹中隐身 , 对于灯彩匠人而言 , 寡淡的不仅是生意 。
汪筱文打算复制传说中的苏灯典范万眼罗灯 , 为了使万眼罗灯重现于世 , 他每天要切割至少500个光孔 , 两孔间隙不超过一毫米 。 老匠人的眼睛不再适合这样精细的工作 , 可汪筱文相信唯有呈现苏灯的极致才能惊艳世人 。 他说:“世界上的灯 , 说到底只有两种——给人家看的和给自己看的 。 给人家的挂在外面 , 亮了还要灭;给自己的放在心里 , 始终亮在那儿 。 ”
建筑设计师薛东的家族隶属于一个古老行会香山帮 。 香山帮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行业组织 , 在故宫宫殿群、明代皇陵、苏州园林 , 香山帮都是其中的营建主力军 。 薛东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香山帮营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 技艺代代相传 , 父子关系却因设计和施工理念时常陷入矛盾 。 薛林根为代表的老一代信奉传统 , 精雕细磨 , 不惜时间 , 不靠图纸口传心授 , 薛东却讲究图纸、标准和效率 。
传统要捍卫 , 时代又催人变化 , 传统手工业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 古老的技艺如何在现代社会生存 , 这是所有手艺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
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出身刺绣世家 , 七八岁就开始拿针线 。 “我们这代人和上一代人还是不同的 , 他们为了生活和生计别无选择 , 到了我们这一代 , 既然学了 , 就不想只是复制过去绣的东西 , 想要做得好一点 。 ”
她先后师从牟志红、任嘒闲两位大师 , 在熟练掌握各项技艺后 , 尝试将苏绣针法与西洋素描融合 , 开创简针绣技法 。 2013年 , 姚惠芬的作品《四美图》参展英国“世界纤维艺术展中国周” , 成为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首件当代中国刺绣作品 。 2017年 , 苏绣第一次进入威尼斯双年展 , 姚惠芬和妹妹姚惠琴与中国当代艺术家合作 , 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创作了34幅苏绣作品 , 其中包括惊艳众人的《骷髅幻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