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福|黄盈“笑对无常”的生活哲学,尽在一出《福寿全》

黄盈“笑对无常”的生活哲学 , 尽在一出《福寿全》
戏剧导演黄盈众多作品里具有较高辨识度的“新京味儿”话剧 , 《枣树》《卤煮》《马前马前!》《打开一九九〇》等 , 常会借助衍变的时代 , 观察人物起伏的命运 。 同时 , 他爱用充满假定性与游戏感的手段丰富舞台呈现 , 话剧《未完待续》《西游记》《语文课》《点心》等皆是如此 。 由他导演、编剧(徐蔚昕联合编剧)的话剧新作《福寿全》 , 实现了将上述两方面的有机统一 。
长福|黄盈“笑对无常”的生活哲学,尽在一出《福寿全》
文章图片

《福寿全》剧照
台前乐与幕后哭
话剧《福寿全》用几个时代的横剖面 , 勾勒两位相声演员张长福、李延寿的一生 , 带出相声艺术的发展历史 。 两人在借鉴传统戏曲“出将入相”概念打造的舞台空间里 , 无数次“上台鞠躬” , 使出浑身解数逗乐一茬茬的“衣食父母” , 台下观众停停走走 , 始终不识幕后“起承转合”的百般滋味 , 可谓淋漓尽致诠释出何为“人生如戏” 。
清朝末年 , 穷人的孩子长福与富家小少爷延寿 , 在老北京的胡同口相识 , 跟着师父学相声的长福当起延寿的老师 , 两人苦乐相伴 , 一道踏上学艺之路 。 长福认识延寿的表妹之桃 , 少男少女互生情愫 。
民国时期 , 长福与延寿结伴跑江湖 , 走南闯北遍尝“平地抠饼”的卖艺辛酸 。 他们在天津大码头站稳脚跟 , 从街头演进茶园 , 事业风生水起 。 长福如愿以偿迎娶了之桃 , 延寿的日子也过得潇洒快活 。 两人甚至提升了相声在曲艺中的地位 , 获得“攒底”表演的机会 。 可是演出当天 , 之桃遭遇难产事故 , 造成一尸两命的惨剧 。
相声界不乏艺人强忍丧亲之痛 , 坚持上台逗笑观众的例子——侯宝林、马三立等都曾在至亲去世或重症难治时 , 故作轻松登台表演 , 凸显“戏比天大”的分量 , 也在一定程度上说出这四个字的残忍 。 剧中长福同样如此 。 不过站在台前的他 , 没有按照原定计划 , 与延寿你一言我一语演绎传统相声《福寿全》 , 而是不受控制地讲起与妻子的相遇、相爱、相离 , 延寿动用不少招数 , 没能把他拉回轨道 。
长福|黄盈“笑对无常”的生活哲学,尽在一出《福寿全》
文章图片

《福寿全》剧照
二人要表演的传统相声《福寿全》 , 说的是相声艺人为了钞票 , 在超级富翁大管家的怂恿下 , 愿意扮成离世富豪的“孝子” , 完成披麻戴孝、打幡、痛哭“爸爸”等系列送葬仪式 。 这个活计关联早期相声艺人“撂地”表演谋生计的艰难 , 他们中的有些人为了讨口饭吃 , 不得不替人哭丧 , 本质上属于旧社会里的穷人代人尽孝 。 如今 , 这段相声已成经典 。
说回话剧《福寿全》 。 台上台下、相声内外尽管都涉及白事 , 但茶园里的观众只想瞧着段子里哭“爸爸”的“孝子”找乐 , 哪会在意演员是否真的死了亲人 。 一群人把两个人赶下舞台 。 自此 , 意识到生命荒诞的长福销声匿迹 , 延寿继续以相声为业 。
时间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 延寿被时代塑造成著名相声艺术家 , 长福始终下落不明 。 两人再度相见 , 是在生与死并存的医院 。 两鬓斑白的他们 , 生命都在接近终点 , 不过在病房里拿彼此经历当相声说起的时刻 , 两位老哥们像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
共同学艺的童年时期 , 搭伙卖艺的青壮年阶段 , 他们曾平躺在舞台上交心 , 希冀通过深度沟通 , 化解生存之苦与生命之痛 。 舞台上空的摄影机以上帝视角俯拍 , 同时借助即时摄影技术 , 将两人共有的理想与各自的抱负 , 直观展现在话剧观众面前 。 两人久别重逢的时刻 , 这种同步完成拍摄与呈现的影像手段再度登场 , 只不过两张被放大的面孔看在观众眼里 , 写满了对于过往的释然 。 观众审视的对象 , 跟着从演员变成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