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轼最经典的一首婉约词,其中一句,安慰了无数失意之人( 二 )


林徽因有一首名作 , “你是爱 , 是暖 , 是希望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恰好苏轼的一生也遇到过三个女人 , 她们分别是爱 , 是暖 , 是希望 。 王弗更像是希望 。 因为她的能力 , 她的聪慧 , 她的眼光 。 事实上 , 不仅苏轼对王弗有这样的评价 , 包括他那个八大家中的思想家的父亲苏洵 , 也是很器重这个儿媳 , 尤其对王弗的眼光以及她对苏轼的帮助深为嘉许 。 苏家上下其实都把王弗比作程夫人 。 我们知道程夫人不仅一手培养了两个天才的儿子 , 而且帮助自己的丈夫苏老泉“二十七 , 始发愤” , 对苏家最有成就的男人们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帮助作用 。 王弗经常被比作程夫人 , 就可以看出不仅是苏轼 , 包括苏家上上下下 , 大家对王弗的敬爱之情 。
苏轼|苏轼最经典的一首婉约词,其中一句,安慰了无数失意之人
本文图片

在王弗这个贤内助死后 , 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嫁给了这个她早已暗恋了多年的堂姐夫 。 王闰之是个绝对的贤妻良母 , 虽然她在才学上不如她的堂姐 , 在艺术才情上也不如后来的王朝云 , 但她却是苏轼生活中最为嘘寒问暖的人 , 她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苏东坡 , 关怀着所有她亲生的和不是亲生的孩子 , 这一切都让苏轼非常感动 。 元稹怀念妻子韦丛的时候说“贫贱夫妻百事哀” , 王闰之的一生 , 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随苏轼贬官流放 , 所以她和东坡居士应该是一对最纯真质朴的贫贱夫妻 。 但严格地说 , 虽然苏轼和王闰之感情很深 , 但王闰之并不是一个完全了解苏轼的人 。 她是他的贤妻 , 却不是他的知音 。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乌台诗案”的时候 , 苏轼被抓进狱中 , 王闰之因为害怕把家中苏轼的诗稿付之一炬 , 都给烧了 , 这不能不说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情 , 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特别遗憾的一件灾难 。 当然“乌台诗案”本质上是场文字狱 , 苏轼得祸也确实是因为写诗而起 , 但王闰之的反应表现了她更看重的是老公的那条生命 , 而不是他的才情与成就 。 所以当真正的知音来到身边的时候 , 苏轼就表现得特别钟爱 , 请注意不是敬爱 , 是钟爱 , 特别珍惜 , 这个知音就是苏轼最后深爱的女子王朝云 。
说到苏轼与朝云 , 很多人会质疑一个敏感的问题 , 因为朝云来到苏轼身边的时候 , 其实才十二岁 , 当此时苏轼已经三十七岁了 , 两个人怎么会产生所谓的爱情呢?说到苏轼与朝云的初相遇 , 就要说到那首著名的“若把西湖比西子”了 。 宋神宗熙宁四年的时候 , 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杭州通判 。 有一天 , 他和几位朋友同游西湖 , 宴饮的时候 , 招来了歌舞伎来助兴 , 那么在歌舞伎中有一个年幼的女孩特别吸引了苏东坡的注意 , 她就是王朝云 。 朝云这个名字其实是后来苏东坡帮她取的 , 还为她取了个字 , 字子霞 。 她是钱塘人 , 家境清寒 , 社会底层 , 自幼就沦落为歌舞伎 , 但是她天生丽质 , 聪颖灵慧 , 虽然混迹在烟尘之中 , 却独具一种清新雅洁的气质 。 这种气质出污泥而不染 , 在当时就吸引了苏轼的注意 。 酒过微醺 , 舞罢换装 , 朝云洗尽铅华 , 黛眉轻扫 , 一身素净衣裙 , 重回席中 。 这时候本是阳光灿烂、波光潋滟的西湖 , 由于天气突变 , 突然阴云蔽日、山水迷蒙 , 成了另外一种景色 。 苏轼见湖山佳人相映成趣 , 灵感顿时奔涌而出 , 挥毫写下千古传颂的“水光潋滟晴方好 , 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若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妆浓抹总相宜” 。
当然必须要澄清的是 , 苏轼这首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否是为朝云所写并不可考 , 但是人们愿意相信当时的朝云是那么清纯美丽 , 而她和东坡居士的相遇也是那么美丽 。 平心而论 , 苏轼此时对朝云的欣赏 , 只是一种欣赏而已 , 是对她灵慧雅洁以及艺术气质的一种欣赏 。 宋人本就有蓄歌妓之风 , 所以朋友见此将朝云买下 , 送入苏轼府中 。 苏轼对这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少女青睐有加 , 不仅教她认字、写诗、填词 , 还在音乐、艺术、书法各个领域成为朝云最好的老师 。 朝云极聪慧 , 极用心 , 本就有灵犀一点 , 又生逢苏轼这样的天才 , 两人亦师亦友 , 日久生情 , 真是“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人间无数” 。 等朝云长到十八岁的时候 , 在苏轼当时的妻子王闰之的要求和操持之下 , 苏轼纳朝云为妾 。 回头来看苏轼将身为歌女的朝云带回家中 , 教她读书写字 , 教她音乐舞蹈 , 教她诗词歌赋 , 他们之间是以师生的身份开始这段旷世情缘的 。 也正因为这样 , 这段情产生之后 , 就显得特别地浓郁 , 苏轼对朝云的怜爱和朝云对苏轼的崇拜 , 都加重了这份浓郁 。 这份情感发展到极致 , 就是当事人产生了强烈的知音、知己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