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谷雨丨1米55的母亲,两年花费35万,只为让孩子长到一米六( 二 )


王琳带着两个孩子去医院检查 , 根据中华儿科杂志发表的《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 , 二女儿梦莹的身高比最低位还要矮2公分 , “6岁的女孩子 , 最矮的是108公分 , 她是106公分” 。 医生诊断结果是“不明原因矮小” , 建议注射生长激素 。
大女儿已经十岁 , 身高属于正常范围的低线位 , 只是生长激素稍微有一点点欠缺 。 医生说 , “如果你家的经济能力可以承受 , 就可以打(生长激素) , 如果觉得有压力 , 那就算了 。 ”王琳决定 , 两个女儿一起打 。
选择使用注射生长激素来长高 , 花费不低 。 有人做过一个夸张的比喻——拿一百元的钞票叠在一起 , 能叠多高 , 你的孩子就能“长得多高” 。 两年来 , 王琳在两个孩子长高这件事上的开支大概有35万左右 。 “我家的两个孩子算稍微有点胖的 , 费用也稍微高一些 , 老大一个月大概花费九千到一万 , 老二差不多是四千到五千的样子 。 ”这是她觉得花的最值的一笔钱 , “真金白银花钱出去 , 确实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 ”
不仅仅是身高 。 在王琳的计划里 , 大女儿将在今年暑假佩戴OK镜——即角膜塑形镜 , 一种硬性的隐形眼镜 , 用来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 。 “这个我身边很多人在用了 , 一只眼睛大概半年一万多 。 ”孩子的牙齿矫正也准备在后期提上日程 。
她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典型“鸡娃”的母亲 。 大女儿曾经学过芭蕾、溜冰等课外兴趣辅导班 , 现在全都停掉了 。 “小升初之后就没有时间搞别的了 , 辅导班基本上全都砍掉 , 以语数外为准 。 ”
2020年9月 , 孩子开学的那一天 , 王琳居住的小区有个九岁的孩子从楼上跳了下去 , “幸好中间被挡了一下 , 救回来了 。 ”她感到后怕 , “就算想鸡娃 , 现在也要考虑一下 , 不能鸡太狠了 。 ”
“那五公分是关键”
李文佩从事生长激素相关的工作已经有十几年了 , 从2005年生长激素进入中国 , 她眼看着这个行业由小众逐渐壮大起来 。 在以前 , 只有身高有问题的孩子才去预测身高 , 现在动不动就预测身高了 , 许多家长把身高摆在竞争中的重要一环 。
“走到大街上 , 有几个是真正矮的 。 我们要解决的是矮的问题 , 但现在变成了‘鼓励’越长越高 。 ”最近五年 , 来找她咨询生长激素的人越来越多 , “有的着急到哭 , 睡不着觉” 。
她反对这样的做法 , 给正常身高的孩子注射生长激素 , 不符合诊疗伦理 , “生长激素不应该被当作美容针来使用” 。 但她阻挡不住家长的热情 。 在一个儿童身高管理群里 , 家长们日日讨论增高方法 , 彼此倾诉 。 “群里成员鱼龙混杂 , 有时候会混进一些‘家长’ , 通过推销药品、代购、抽取提成” 。
李文佩见识过许多焦急的家长 , “要上一个好学校 , 要读一个好专业 , 要找一份好工作 , 要找到一个好的伴侣 。 所以一定要达到这个身高 , 而这个身高就像是门槛一样 。 孩子的起跑线就是家长 , 如果这件事情用钱能解决 , 这点钱根本都不算什么了 。 学英语一年都要两万块呢 。 ”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来实现长高的愿望 , 这种方法对身体条件的要求比较严苛 。 在此之前 , 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检查 , 也就是“生长激素的激发测试” 。 其中包括——骨密度测试、核磁共振脑垂体检测、X光查骨龄、B超、抽血化验血糖、胰岛素、微量元素测定、生长因子兴奋……
梦莹去医院检查的日子 , 医生叮嘱入院前一天晚上八点钟以后不可以进食 , 也不能喝水 。 第二天早上七点钟开始 , 每隔半小时抽一次血 , 大概花费两三个小时 。 “一个手吊一瓶药水 , 另一个手要抽三四管血 , 整个过程中一直都不能进食进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