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古典乐界的崩溃日常:贝多芬与墨菲定律

【编者按】
在古典音乐这一行里 , 即使巴赫、贝多芬、莫扎特和瓦格纳这种大师级的人物在演出中也会经历大大小小的窘事 , 诸如小提琴突然断了一根弦 , 或者第一排的观众鼾声如雷等等 。 作为国际知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 丹尼尔·霍普同很多音乐家同台演出过 , 他在《古典乐界的崩溃日常》一书中记录了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厅和歌剧院中遭遇的种种“崩溃时刻” 。 澎湃新闻经出版社授权 , 摘发书中部分内容 。
【观众|古典乐界的崩溃日常:贝多芬与墨菲定律】祸不单行
这条奇怪的定律我很长时间都不愿相信 。 这个爱德华·墨菲究竟是谁 , 宣示了这样一条定律 。 作为一名美国空军的飞机工程师和上尉 , 尽管他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经历 , 但他的结论也会距离现实尚远 。
“如果一件事可能会被搞砸 , 那它就一定会被搞砸 。 ”墨菲定律脍炙人口的简缩版如是说 。 我则对自己说 , 整条定律只是一句时髦的警句 , 虽然十分有讽刺意味 , 但我最终却并未将它当真 。 音乐家们从未没有如此悲观过 , 以至于真的相信了这条定律 , 虽然现在确实可能出现比搞砸音乐演出更糟糕的情况 。
但同时 , 我也不再那么确定 。 很可能这位墨菲上尉比所有聪明的哲学家都更多地领会到了我们的现实 。 我们每天都可以在报纸上读到:到处都在出差错 。 无论政治、经济、体育或媒体 , 在所有领域中 , 都能看到错误的决定和失误 。 音乐产业也不例外 。 就像生产流水线一样 , 那儿也会出错或发生灾祸 。 音乐也总是遵循这样的原则 , 如同墨菲在他的定律中描述的那样:如果有很多种选择去完成一项任务 , 总有一个人会选择一种方式 , 使最终结果不如所愿 。
俄耳甫斯不就是这样吗?当欧律狄刻跟在他身后从冥界再次回到阳光下时 , 对他来说有很多种可能性 。 他其实可以朝前 , 向上或向下 , 向左或向右看 , 但他却转身向后看 。 结果就是 , 他永远地失去了他的妻子 。
诺曼底的灾难
几年前 , 在法国北部的一场室内乐音乐会上 , 我才终于领悟到 , 墨菲定律中所蕴含的绝不仅仅是那一点真理 。 我和我的合作伙伴挑选了一套很棒的演出曲目 , 我们被告知 , 舆论对我们的评价很好 , 且观众都是对这些曲目感兴趣且谙熟的音乐爱好者 。
但从一开始 , 情况就不太妙:在莫扎特改编的一首巴赫赋格弦乐三重奏中 , 大提琴手在第二小节就陷入了困境 , 于是我们的演奏出现了长达几分钟的危机 。 我不断通过轻声耳语来暗示小节数 , 但很快只能无奈地用嘘声尝试让演奏恢复秩序 。 紧接着中提琴也脱节了 。 我们三个几乎没有再次同步———又有一个人从合奏里脱节了 。 最终我们竟然完成了演奏 , 这简直是个小小的奇迹 。
观众|古典乐界的崩溃日常:贝多芬与墨菲定律
文章图片

《古典乐界的崩溃日常》
但情况可能更糟 。 在一场莫扎特弦乐五重奏的演出中 , 我的琴弦断了一根 。 这本来已经够倒霉了 , 但在当时 , 它演变成了一场灾难 。 这根琴弦崩断时的力度如此之大 , 它迅速地弹到了我的脸上 , 像刀一样锋利的金属把我的上唇割破了 。 下一刻 , 我看上去就像在比赛中的学生会的击剑队员 。 到处都是血 , 不停地从我的嘴唇上滴下来 。
我们不得不中断演出 。 音乐会组织方请求观众谅解 , 说了一些“小提琴家伤得很重”之类的话 , 并宣布演出将马上继续 。 而同时我去了后台 , 在一个走道里寻找洗漱池 , 想至少暂时把满脸的血清洗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