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的常识性知识有哪些( 四 )


冬季地理意义
地理意义
天文坐标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 , 冬至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 ,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 。
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 。因此 , 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珍贵” , 黑夜最漫长的一日 。对北半球各地而言 , 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日 。就北京市区而言 , 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 , 而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 。冬至过后 , 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 , 而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 。
注:地极轴通过地心 , 连结南、北两极 , 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6.5° , 和地球自转轨道面——赤道面垂直 。
农历参照
地雷复卦 , 称为冬至一阳生 。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 , 商旅不行 。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 , 比南半球少了50% , 北京的白昼时间仅有9个多小时 。但是 , 这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 , 并不是最冷的时候 , 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 , 能够储存热量 , 并不是“即存即失” , 而有“积热” 。冬至之后 , 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 , 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 , 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 , 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
到了“三九天” , 积热最少 , 温度最低 , 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 。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 , 天气就更为寒冷 。待到过了这个“冷锋”之后 , 天气就会渐渐变暖 。所以说“冷在三九” , 而“九九”已在夏历一月、二月 , 中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 , 因此“九九艳阳天” 。
气候特征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 , 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 , 显然偏迟 。冬至期间 , 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 , 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 。不过 , 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 , 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 , 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 , 真可谓秋去春平 , 全年无冬 。
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 , 此时阳气虽已生长 , 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 , 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 , 却阴阳不同 , 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 , 所以为阴 , 而冬至一阳生 , 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 , 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 。过了冬至以后 ,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 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 , 夜间逐渐变短 , 所以 , 有俗话说 , “吃了冬至面 , 一天长一线 。”另外 , 冬至开始“数九” , 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关于“数九” , 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 , “一九、二九不出手 , 三九、四九冰上走 ,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 七九河开 , 八九燕来 ,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冬季节气地位
节气地位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 , 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 ,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 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 , 君道长 , 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 , 白昼一天比一天长 , 阳气回升 , 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 , 也是一个吉日 , 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