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书法的审美是随着认知程度的不断提升而逐渐升华起来的 。 北宋书法家米芾在初学书法时也是七八岁 , 首先接触的也像是现在的人一样 , 都是以唐楷为师法对象 , 但随着对书法认识的提高 , 又介入到魏晋书法 , 这时 , 他便认为魏晋书法才是皈依 。 但后来 , 他在研究书意之时 , 又把篆隶书法定义为“内在美” 。
本文图片
米芾这样说到:“书至隶兴 , 大篆古法坏矣 。 篆籀各随字形大小 , 故知百物之状 , 活动圆备 , 各各自足 。 隶乃始有展促之势 , 而三代法亡矣 。 ”这个意思是说 , 篆隶书法在字形上看起来是有自然之感 , 但隶书以后 , 这些内在美也便有所失去 。 这一说法我们可以联想到唐代的楷书就会可见一斑了 。 东汉隶书及唐代楷书“状如算子” , 过于整齐 , 从外表上来看 , 看似整齐 , 但对于字的内在美却得到去除 , 失去了书法本身的美 。
本文图片
近代书画家黄宾虹也针对篆隶书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字来说 , 大篆外表不齐 , 而骨子里有精神 , 齐在骨子里 。 自秦始皇后 , 一变而小篆 , 外表齐了 , 却失掉了骨子里的精神 。 西汉无波隶 , 外表亦是不齐 , 却有一种内在的美;经王莽之后 , 东汉时改成了有波隶 , 又只讲外表的整齐 。 ”
【|米芾:书法的内在美不是楷书,也不是隶书。但另外两种书体必须要学】
本文图片
从米芾到黄宾虹 , 对篆隶书法的看法可以说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和书法审美的本身来看待的 。 这里有两种美:一种是外表美 , 另一种就是内在美 。 这两种美都是针对字形而言的 。 对于外表美来说 , 字形是受到形状的限制 , 如正方形(楷书)或长方形(小篆) , 看起来似乎具有统一的整齐之美(齐);对于内在美 , 是不受字形形状的限制 , 可大可小 , 是因字的笔画多少而改变的 , 但它们的美在于骨子里所反映出来的某种精神 , 哪怕是歪斜的 。
本文图片
米芾等人为什么要说篆隶书法骨子里有一种美?并且认为这种内在之美要优于隶兴之后的书法?这个问题可能是很多学习书法的人所要揭开的答案 。
文字是一种传达、交流信息的工具 , 这是最为根本的 , 但是 , 随着人们对文字书写程度的不断提高 , 这种传达、交流工具则在书法家眼里逐渐弱化 , 因为书法家不是制作传达、交流工具的人 , 而是书写文字进而转化为艺术的人 , 他们通过书写来表达文字本身的某种“意味” , 这是文字在书法家眼里和手里所要实现的目的 。
本文图片
篆隶以前的汉字 , 尤其是西汉以前除小篆以外的文字 , 它们在“意味”上更加浓厚 , 有天然和浑然一体的“趣味” , 这种趣味就是它骨子里所反映出来的 , 具有一种自然之美 , 是先贤们所创造的 。 它们“大小各各自足” , 舒展、朴素、古雅、质厚等等 , 是后来任何一种书体所不能比拟的 , 它所散发出来的美就是骨子里的美 。
- 生肖|在职场上有这三种表现的人,大多都受到了领导的赏识!!!
- |职场上,领导口中的“一视同仁”,实则分三个层次的逐层传导
- 裁员|野球高手和职业球员一起踢球,是种怎样的体验?
- |贾环被大观园拒之门外,暴露贾元春的幼稚,作者在判词中极尽讽刺
- |漆氏字辈、字派、派行、派语汇总,快来看看有没有你们家的!
- |【签约诗人(作家)专栏】风清云淡:七月的唯美
- 翡翠|玉赏 ▏翡翠玉雕作品《烛光里的妈妈》
- 墓葬|永陵的抬棺力士身份不明,专家经过十年研究,最终揭开了谜团
- |汉字中的文化:冠军的“冠”字有什么讲头
- 李白|李白这首《采莲曲》,艳而不俗,堪称“神作”,沉醉了千年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