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牛郎鹊桥相会故事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 , 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 , 虔诚地向夜空膜拜 , 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 。由于诗人的吟咏 , 画家的描绘 , 文人的铺排 , 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 于是流传人间 , 缠绵绯恻 , 委婉动人 , 这便是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
《诗经》的《小雅》中有一首诗:
“或以其酒 , 不认其浆;鞙鞙佩璲 , 不认其长 。
维天有汉 , 鉴亦有光;跤彼织女 , 终日七襄 。
虽则七襄 , 不成服章;睨彼牵牛 , 不认服箱 。
东有启明 , 西有长庚 , 有捄天毕 , 载施之行 。”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 , 坐在织布机旁 , 无心织绢 , 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 , 而为之眷念不已 。
可见在西周时代 , 就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像与传说 。《史记天宫书》和《汉书天文志》中 , 也都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 。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 , 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 , 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 , 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一个鲜明的轮廓 。到了南北朝时 , 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 , 有美女丽人 , 乃天帝之子 , 机杼女工 , 年年劳役 , 织成云雾绢缣之衣 , 辛苦殊无欢悦 , 容貌不暇整理 , 天帝怜其独处 , 嫁与河西牵牛为妻 , 自此即废织紝之功 , 贪欢不归 。帝怒 , 责归河东 , 一年一度相会 。”这项记载准确他讲是从“古诗十九首”中获得灵感 , 其中的一首描写《七夕双星》:
“迢迢牵牛星 , 皎皎河汉女;纤纤携素手 , 扎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 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 , 相去复儿许?盈盈一水间 , 脉脉不得语 。”
这首诗比起《诗经》中的那首 , 更描绘得凄凄切切 , 道出了一对有情人 , 两地相思 , 愁昔满怀的悲凉况味 。
此外 , 晋代于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 , 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 。甫北朝时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 , 有仙道 , 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 。’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 。’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 。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 , 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 , 在地愿为连理枝 。”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 , 以牛郎织女为例 , 共誓白头之约 。
宋代秦少游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 , 飞星传恨 , 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 , 佳期如梦 ,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朝朝暮暮 。
总之 , 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 , 不胜枚举 。
综上所述 , 可以推断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 , 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 , 当时的奴隶社会 , 等级十分严苛 , 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 , 托言天上双星 , 也就是人间的实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