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竖怎么写( 二 )


记得采纳啊
3. 楷书悬针竖和垂露竖写法技巧 颜体“州”字中竖与柳体“十”字的起笔相同,但收笔却不一样,柳体“十”是悬针竖,而颜体“州”字中竖的收笔是回锋呈“垂露”状(形如下落的露珠),所以叫做垂露竖(见图一) 。它的写法的前面步骤与悬针竖相同,但收笔方法不同(见图二):①提笔圆转;②回锋收笔 。
“垂露”竖画无论起笔是方、是圆,收笔方法相同 。必须特别提醒的是:垂露竖画的收笔在圆转时有个方向问题 。许多书中仅指出“提笔自右往左回到笔画中再收笔”,其实还应该有另一种收笔方法,即“提笔自左往右回到笔画中收笔”(见图二) 。可不要小看竖画的收笔方向,这里可涉及到竖画的态势及笔意的连贯问题 。譬如柳体“百”字(见图二)的两个竖画,其收笔的方向就各不相同,左竖收笔是从左往右,而右竖收笔是从右往左 。为什么必须这样收笔呢?反过来不行吗?不行,因为按照笔顺“百”字左竖结束就应该收笔向右上写横折竖画,因此必然是从左往右收笔 。如果只知道竖画的收笔一律从右往左收笔,那么态势必然出现别扭 。因为第一竖画的左边不再存在呼应问题,所以那种写法就不合情理 。而右边的竖画收笔就不同了,竖结束以后紧接着要写中间的两短横,从右往左收笔合乎情理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规律:竖画的收笔方向必须与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关联 。如果竖画的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在竖画的左边,那么竖画的收笔应该由右往左收;如果竖画的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在竖画的右边,那么竖画的收笔应该由左往右收,只有这样,笔画与笔画之间才能呼应贯气 。
4. 颜体字 从 怎么写 起笔与收笔:
关于起笔,求其方圆分明,完美洁净,包世臣称:「起笔处:顺入者无缺峰,逆入者无涨墨 。」无缺峰则形状完美,无涨墨则笔画洁净,起笔时顺入成方,逆入成圆 。收笔时则需顿或折笔锋而成方,回锋而成圆 。上述诸点,乃起步之大道理,应多加练习.
提笔与顿笔:
当你在写作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笔交互而形成的,「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 。「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 。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接连着下一笔的笔画 。终使字成形 。所以才说书法写作是提与顿的交替过程 。其中又包括更细的变化,例如提有全提、半提之分,顿也有轻重之巧 。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了 。
转笔与折笔:
除了上述之提与顿外,转笔与顿笔也需要重视 。「转」是圆润笔画的方法,「折」则是画方的方法 。张廷相曾道:「真书以点画成形,以转折见性」 。其中,细分古书所见,折亦可称为翻转,表现的方法有此一句「曳而加于上」,意思是行笔中停笔不动,变换笔锋之方向略成ㄟ状转向 。使外角成方,得其笔意 。至于转法亦称绞转,行笔中「动而转于下」,意近同于上,只是转锋时不停,顺势回转向下,形亦同于ㄟ,但画外角成圆,转动幅度较为大 。蒋梦麟曾以图形说明,并附诗云:「翻转突折成直角,绞转毫滚心如旋 。」此例足可明见 。
方笔与圆笔:
这部份较为复杂,讲求整体的效果 。依前面所提过的起、收,提、顿、转、折,在书写时,放慢些许速度,使运笔较更稳定,以合宜的技巧,在起止及转弯处,笔画中等,将之突显曲度,使整体架构看起来圆润,且萧散超逸 。而方笔则是在上述各要点中,突显笔画的骨气,让整体架构明了,直方而不失轻巧,凝整沈着,苍劲挺拔 。张隆延道:「方笔平直而精严,圆笔委曲而奇诡 。」极为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