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史|名人堂·师说|谭继和②:难忘恩师缪钺教导 不要在学术市场上“卖卖旧铜钱”,要进铜山自己开矿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徐语杨 陈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一个人在生命中遇到良师,何其幸也!谭继和感叹,他能够走上历史专业研究的道路,在自己喜爱的精神天地徜徉,都要归功为多位恩师的栽培。
刚进初中的谭继和,由于没弄明白历史课考试情况,把练习册当试卷交上去,被老师判了0分,这深深刺激了谭继和,“我下决心一定要把历史学好。”在煤油灯下,他从头到尾把历史书背下来,再考试就得到了100分。之后历史成绩一直非常好。他至今深深怀念中学时代有一位叫杨谨伯的老师,杨老师毕业于重庆大学中文系毕业,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乡开县教书。正是在杨老师的指点下,谭继和开始阅读《史记》,对史学发生浓厚的兴趣。
1957年,未满17岁的谭继和考入川大历史系。当时川大文科有从华西协合大学合并来的师资,阵容很强大。历史系主任是一级教授、王国维弟子徐中舒先生。与此同时,蒙文通、缪钺、冯汉骥、胡汉民、顾学稼等历史名家,也都在给学生上课。蒙文通给学生们讲宋史,又不局限于宋史,还顺便讲经学、蜀学等。
“他很喜欢学生,他家住在水井街(水井坊),我们晚上爱去他家,随便问个问题,他就会天南海北地谈很多。正所谓,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现在想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最深刻的是他带我们到昭觉寺拜访,与慈青谈论佛学’唯识’,意气风发,这是我接触和喜欢,到后来有机会研究佛学禅学的开端。蒙文通先生对我的启蒙,让我受用一生。”
先秦史|名人堂·师说|谭继和②:难忘恩师缪钺教导 不要在学术市场上“卖卖旧铜钱”,要进铜山自己开矿
文章插图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要回溯到先秦
那里有着中国人元气淋漓的活泼精神
1962年,谭继和考取徐中舒先生的先秦史专业副博士研究生。同时还有两位同学考取为徐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生。但两个专业上的课程完全一样。先秦史、先秦史料、古文字学三门课,由徐先生亲自讲授。徐先生对音韵学也十分精通,但他很谦虚,专门请了中文系音韵学教授甄尚灵先生为弟子们讲课。课是在徐、甄两位先生家里上的。
训诂学则是到中文系听张永言先生讲课,中国哲学则是听哲学系邱坤、彭楚石两位名师教课。正是这些最基础的课程,奠定了谭继和关于古典文献的考据、训诂和义理三个层次的学术基础,成为他后来研究文化学的研究思维方式和知识运用的范式。谭继和至今保留着徐中舒上课时的先秦史笔记,常常翻阅,自觉启发心智,受用不尽。
多年以后,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谭继和特别强调他在徐先生的带领下,对先秦史所进行的系统学习。“我这一辈子受惠最大的是,跟着徐老师学了先秦史。先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所在。在那里,有着中国人元气淋漓的活泼精神。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和魂都在先秦。学好先秦史,至关重要。现在我们提倡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老祖宗创造文化的薪火,就需要首先对传统文化溯源,要溯得更深,溯到源头去,源头就在先秦文化。因此,要学好中国历史,一定要从中华文化源头开始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