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未来无人机 或可空中缠斗高超音速飞行( 二 )


从生产制造来说,中航工业成都所也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一个平台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很多是由其他专业厂商来完成,这些子系统能不能顺利的综合到一起,构成完整的大系统,就要看最后总装单位的集成能力,而成都所作为主研制单位,系统集成可以说是最具有的基础技术实力之一 。根据成都所要求生产出来的“翼龙”子系统最后的综合集成自然而然也由成都所来完成 。为了进一步缩短研制生产周期,适应市场化快速响应的需求,成都所大胆创新了“翼龙”无人机集成总装交付的组织管理模式,通过组建“翼龙”联合生产管理办公室,采用由所内承担系统设计、系统集成、试验试飞等核心任务,集体制造、机载设备、数据链路终端外包的集成生产模式,与成品单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了“翼龙”无人机快速生产与交付 。
从应用角度来讲 。根据多年的产品研制经验,用户在使用中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因为现在无人机的发展远未达到非常完善的地步 。恰恰相反,无人机的使用模式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 。此时,总体研制单位的研发生产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研发单位可以根据用户提出的新需求,快速的改变和修订使用模式软件或任务功能软件,让客户在使用遇到的难题在第一时间得以解决 。无形的技术实力是中航工业成都所更为核心、更为宝贵的财富 。无形的实力来源于成都所的航空产品多年部队服役使用的经验、航空武器的作战流程和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使用模式、状态 。这些宝贵经验是多年积累的成果,难以用金钱衡量价值,也是一般无人机生产商难以获得的核心技术 。成都所将这些经验编成软件,而这种多样性、全状态的数据软件让“翼龙”无人机也拥有超越一般无人机的自适应能力,在使用中会更加灵活、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
立足现在 着眼未来
在与季晓光的交谈中,采访人员了解到中航工业成都所并没有因为“翼龙”的成功而技术研发放松脚步,季晓光明确给出了中航工业成都所无人机发展的定位,那就是做国内高端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和服务基地 。目前,成都所的建设也是根据上述的研发、综合集成、售后服务三方面展开 。季晓光解释道,研发是从概念开始到机体设计再到设备集成的全过程,而设计中所需的一些成品,会依托中航工业或外部的优势单位来完成 。综合集成是成都所主抓的部分 。在这部分,研制单位会充分发挥生产厂优势来为整个系统集成服务 。售后服务是利用与客户的互动,不断解决客户遇到的问题,来实现客户的需求和追求系统的增值 。
从产品规划上,成都所研制的无人机将立足与高端和先进产品 。现在不仅有像“翼龙”这样的大型的无人机,还有独特起飞方式的VD200,以及船载使用的“海巡者”等 。目前成都所仍以军用无人机为主,但正向民用无人机扩展 。季晓光说,中航工业成都所不会与国内大多数无人机生产厂商展开正面的竞争,这样既不能体现技术优势,也会浪费生产产能 。成都所研制的无人机产品将具有国内绝大部分无人机生产厂商难以企及的技术水平 。从民用无人机的发展来说,一般环境使用下,大部分无人机都可以解决 。真正具有技术挑战意义的是特殊环境下使用,如海上的应用,抗突风、长航时飞行,复杂地形和气候下起飞等,这些才是中航工业成都所的优势所在 。
相互促进 技术共生
谈及无人机的发展,李屹东给我们讲述了他对无人机未来发展的一些认识 。李屹东认为,未来作战发展的趋势有可能是有人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 。当今世界防空武器发展越来越先进,这对有人机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在美国的多次对外空袭作战中,尽管对手的防空力量在美军先进战机面前不值一提,但在实际作战中飞行员仍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美军机被击落的消息也屡见不鲜 。出于飞行员安全考虑,研究人员设想无人机是否可以携带传感器和雷达前置部署,作为有人机的“探路者” 。这样能大大减少飞行员因防空武器攻击而造成的伤亡 。另外,攻击目标时,有人机携带的武器数量终归有限,能否发展出一种武库无人机,替有人机携带更多的导弹,甚至在有人机的指挥下,协助有人机对地面或空中目标发起攻击?还有空中缠斗、高超声速飞行等这些创新性项目,中航工业成都所的研究人员也在考虑如何在无人机上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