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总斌|纪念祝总斌先生︱陈侃理:去祝先生家拿书

祝总斌先生家在中关园一幢老式的单元楼里 。 园子里草木葱茏 , 红砖外墙上长满了爬墙虎 , 颇有年代感 。 墙上纵横几道钢筋水泥的加固框架 , 有些煞风景 , 听说是唐山大地震后加上的 。
我来北大念研究生时 , 祝先生已经退休有年 , 平时不容易在学校里见到 。 我便求着陈苏镇老师 , 哪回去看祝先生时带上我 , 让我见识见识这位写出了《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的大学者、老教授 , 导师的导师 。 陈老师似乎有些为难 , 但还是满足了我的愿望 。
研究生拜访祝先生 , 右起:胡文波、王珊、孙正军、华喆、陈侃理 , 陈苏镇摄于2006年3月15日 。
祝先生家比想象中要小 。 老户型三居室 , 客厅只容得下一张饭桌 。 三个房间 , 两间朝南的有一间做了书房 , 大约十二平米的样子 。 正中摆一张书桌 , 一把转椅 , 四壁都是书柜 , 顶天立地 。 进门处靠墙放了两只不大的单人沙发 , 沙发前有张茶几 , 茶几旁还有把铝合金折叠梯 。 这样 , 屋子就基本上挤满了 , 人在里面都转不开身 。 书桌、茶几、梯子上都放了书 , 堆得老高 , 更显得空间逼仄 。 回忆起来 , 祝先生就像是坐在书堆里 。
那次的谈话 , 祝先生娓娓道来 , 跟我们聊了很多 。 内容不全记得了 , 但还能想起说了不少早年借书、读书、买书的事儿 。 我们问祝先生正在读什么书 。 祝先生兴致勃勃地讲起他的《红楼梦》研究 , 听着是“索隐派”的路数 。 第二年 , 这篇《董小宛入宫说始于何时》就发表了 。
祝先生的书房 , 摄于2006年3月15日 。
坐在书堆里的祝先生
过了几年 , 我毕业做博后 , 搬到中关新园宿舍 , 离祝先生家仅数十步之遥 。 那时先生八十岁了 。 我跟他说 , 我住得近 , 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 您随时叫我 。
那两年里 , 祝先生从来没有找过我 。
【祝总斌|纪念祝总斌先生︱陈侃理:去祝先生家拿书】直到留校工作 , 搬离中关新园 , 大约是2013年的一天 , 陈老师给我打电话 , 说祝先生在找你 。 我说 , 哦 , 是什么事儿啊?陈老师说 , 祝先生那儿有书让你去拿 。 我说 , 啊 , 这么好!到祝先生家 , 刚一落座 , 先生就指给我茶几上放好的几册精装书 。 有新城新藏的《东洋天文学史研究》、饭岛忠夫的《中国古代史と天文学》、能田忠亮的《东洋天文学史论丛》、陈遵妫的《中国天文学史》等 , 都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史的名著 , 但内容专深 , 是大多数历史学者不会碰的 。 有的书出版年代较早 , 还是日文版 , 在国内已属罕见 。 祝先生说:“你研究天文历法 , 用得着 。 ”那时 , 我刚开始学习一点粗浅的历法知识 , 所谓“研究”还毫无眉目 。 翻看着书中祝先生的划线和批注 , 我吞吞吐吐地问:“这书 , 您不用了?”祝先生声音响亮 , 说:“我过去想研究 , 现在研究不动了 。 把书给你 , 希望你用得上 , 写出好文章来!”
祝总斌先生1980年购买的能田忠亮《东洋天文学史论丛》一书
书后来真的用上了 。 可几年之后我写出文章时 , 祝先生行动已经很不方便 。 我实在想象不出他在昏暗的书房里读那些文字的样子 , 也始终没有鼓起勇气问一句:“祝先生 , 您对文章有什么意见?”
那回同去的还有文超 , 祝先生给他选好了秦汉简牍方面的书 。 另有一套自创刊号以下完整无缺的《古文字研究》 , 托我转交给出土文献研究所 。 我们拿上书 , 先生又带着我们到各个屋里转 , 一会儿说:“这里的书好 , 你们要不要?”一会儿说:“来来来 , 看看这儿有什么 , 尽管挑 , 尽管拿 。 ”我们就不客气了 , 各取所爱 , 卷走不少 。 这次我注意到 , 两个卧室里能放书柜的地方都放着书柜 , 每个书柜都塞得满满当当——甚至经我们席卷过后 , 看起来仍是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