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天行一云:“机器女孩”的觉醒之路——读《机器女孩》

|品读|天行一云:“机器女孩”的觉醒之路——读《机器女孩》
本文图片

文/天行一云(日本关西学院大学)
由智能机器人记录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的一本书 , 会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对此 , 儿童文学作家李姗姗在新作《机器女孩》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 作者模仿智能机器人的口吻 , 以第一人称“我”叙事 , 记录了“我”与人类相处的故事 。 尝试着向身处人类主体世界的小读者们 , 展示智能机器人鲜为人知的“情感”历程 。
【|品读|天行一云:“机器女孩”的觉醒之路——读《机器女孩》】故事中的“我”叫秦小镁 , 是一个拥有着真人外貌的全智能保姆机器人 。 跟小镁在一起生活的是她的“妈妈” , 即亲手设计她的人工智能博士秦以菲 , 以及她的“爸爸” , 秦以菲的先生林顿 。 还有小镁的“妹妹” , 即秦以菲和林顿的女儿林小钒 。
机器女孩秦小镁的主要任务是以姐姐的身份照顾和保护林小钒 。 在一次意外中 , 小镁因为保护小钒 , 变成了一堆金属残骸 。 秦以菲在痛心之余 , 重造并升级了秦小镁 。 她为小镁设计了一套自主学习系统——“元网络情商系统ChipMin2.0” , 使得小镁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拥有自主学习能力 , 甚至后来能慢慢学会并理解人类情感的智能机器人 。
故事以机器女孩小镁为第一视角 , 着重记录了升级后的小镁感受到的自己在“情感”上的变化 。
升级前的小镁是没有任何情感的 , 她只是机械地执行着“妈妈”为她输入的照顾“妹妹”的命令 。 从书中大量描写小镁对人类语言产生的误解可以看出 , 升级前的小镁既无法理解人类语言的言外之意 , 亦无法理解人类之间的情感 。 她为“妹妹”小钒所做的一切 , 都不是出于对家人的关爱 , 而是单纯地执行命令 。 就连意外发生时 , 也只是机械地按照机器人三大定律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小钒 。 就像阿西莫夫的《孩子最好的朋友》(1974)中提到的那样 , 她“只是被调整成假装好像爱你” 。
但在升级后 , 小镁对“妹妹”在情感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 桀骜公司为抢夺秦以菲的研究成果 , 绑架了他们误以为是机器人的“妹妹”小钒 。 前去营救的小镁 , 看到“妹妹”即将被迫接受实验时 , 流下了焦急而难过的泪水 。 “我心里就像被钢针狠狠地刺了一下——有什么东西从我的脸颊滑落 。 ”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 可我现在的心情并不是高兴 。 ”这段描写以智能机器人的视角描述机器人的“情感”波动 , 大胆且细腻地尝试着展现智能机器人不同于人类的情感自觉 。
升级后的小镁 , 不仅开启了悲喜的情感自觉 , 还懂得了什么是爱 。 小镁不顾“妈妈”的劝阻 , 坚持用自己换取被绑架的小钒 。 为证明自己才是机器人 , 她在众目睽睽之下 , 用刀划破了手臂内侧的“皮肤” , 露出“手臂上的金属骨架” 。 此时的小镁感觉到了疼痛与痛苦 。 “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和流泪一样 , 它很复杂 , 有无奈、忧伤、痛苦 。 ”
这一系列以第一人称来展现的智能机器人的心理描写 , 表明小镁不再毫无感情 , 而是懂得了牺牲 , 明白了什么是爱 。 而这段对于情感觉醒的描写 , 无疑向小读者们传达了智能机器人与人类的区别与共性 , 让小读者们能够站在机器人的角度去体会他们“内心的感受” , 从而慢慢学会将智能机器人视为与自己平等的“生命” 。
另外 , 《机器女孩》对科学知识的普及可以说是做得自然而不留痕迹 。 读完整本书 , 才发现自己已经明白了眼泪的成分与作用 , 人在情绪激动时人体的生理变化等 。 知识的普及不仅面广 , 且浅显易懂 , 非常适合小读者们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