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水之源、心之缘” 一曲五粮液与长江、唐诗的“高山流水”( 二 )


一部包含58000首诗篇的《全唐诗》中与酒相关的比例高约20% , 其中 , 直接含“酒”的诗篇近5000首 , 约占8.5% , 直接含“醉”的诗篇3046首 , 约占5.31% 。 唐代主要诗人大家的作品与酒相关的比例 , 岑参为32.12%、李白为27.69%、杜甫为18.54% , 不胜枚举 。
“诗不离酒、酒不离口”的唐朝诗人们开心之时与自己喝酒:白日放歌须纵酒 , 青春作伴好还乡;孤独之时与月亮喝酒:举杯邀明月 , 对影成三人;聚会之时与大家斗酒:陈王昔时宴平乐 , 斗酒十千恣欢谑;分别之时以酒送别:下马饮君酒 , 问君何所之……
显然 , 华夏文明少不了长江文化 , 长江文化少不了中国诗词 , 中国诗词少不了唐代诗歌 , 唐代诗歌少不了中国美酒 , 中国美酒少不了五粮液 。 “自然”处在长江文化带核心区的四川宜宾 , 便是五粮液与唐诗 , 与李白、杜甫、刘禹锡等唐代大师们的相遇、相知、相惜 。
“遇见即缘、有缘成趣” 。 诗人们在四川与酒结缘、以酒相伴 , 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 。 公元765年 , 杜甫从四川乐山乘船顺岷江到达戎州(今宜宾) , 当地最高长官杨使君在东楼设宴 , 以重碧酒(今五粮液)款待 , 席间即兴写下著名诗篇《宴戎州杨使君东楼》 。 诗中一句“重碧拈春酒 , 轻红擘荔枝” , 成就了美酒与诗圣的美好典故 。
“两句三年得 , 一吟双泪流” , 诗人们写诗重于字词推敲 , 五粮液人酿酒重在精修技艺 , 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要知道 , 从小酒坊成长为规模宏大的白酒酿造基地 , 是五粮液人以诗人潜心推敲的精神精修技艺 , 更是一代代五粮液人“用心不计代价、用工不计成本、用时不计岁月”的艰难修行 。
酿造|“水之源、心之缘” 一曲五粮液与长江、唐诗的“高山流水”
文章图片

正是秉持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五粮液人在传承古法工艺配方的基础上 , 形成了“六首创”工艺:五粮配方、包包曲、跑窖循环、沸点量水、双轮底发酵和勾兑双绝 , 引领中国白酒的生产风尚;形成了“六精酿”工序:分层入窖、分层起糟、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按质并坛、分级储存 , 提高标准、层层臻选、优中选优 , 酿造出飘香世界的民族品牌 , 使得五粮液如同“唐诗”一样成为行业内难以逾越的“巅峰之作” 。
“林泉明月在 , 诗酒故人同”“青天有月来几时 , 我今停杯一问之”“白日放歌须纵酒 , 青春作伴好还乡”“中军置酒饮归客 , 胡琴琵琶与羌笛”“且与少年饮美酒 , 往来射猎西山头”“灯下南华卷 , 袪愁当酒杯”“一生大笑能几回 , 斗酒相逢须醉倒”“君酒何时熟 , 相携入醉乡”……盛夏时节、长江之滨、三五诗友 , 饮一盏美酒、品一首唐诗、赏一弯新月 , 再听一曲五粮液与长江、唐诗的“高山流水”——“水之源、心之缘” , 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