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访赵树理故居

今年是著名作家赵树理诞辰105周年 。 初夏时节 , 我们一行几人 , 在当地作家朋友的陪同下 , 来到位于山西晋城赵树理先生的故居 。
【赵树理|访赵树理故居】走进这古朴的院落 , 我在寻找他不同寻常的生命轨迹 。 眼前是一座经历了岁月沧桑的四合院 , 抚摸那斑驳的墙壁 , 仿佛感受到了作家传给我们的那种质朴气息 。 虽然时光的痕迹已经深深印在每一个角落 , 但整座小院 , 仍然是那样干净整洁 。 对赵树理颇有研究的朋友向我们介绍:1906年的秋天 , 赵树理在这院子里出生 。 童年起 , 祖父开始教他认字 , 由于家境贫寒 , 他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外出谋生……
身处卑微的草根 , 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 走入社会底层的赵树理 , 学过徒 , 走村串户卖过中草药 , 当过小学教员 , 让他感受到了人间的冷暖 , 也为其日后的创作 , 积累着生活的“素材” 。 他背负着文学的使命 , 像逐日的“夸父” , 矢志不移 。 在流浪求学的过程中 , 接触到了新文学 , 一边流浪 , 一边开始写作 。 这期间 , 他发表了几篇小说 , 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农民形象 。 如果说 , 文学创作需要“厚积薄发” , 那么他一直在积蓄着能量 , 酝酿着一次“石破天惊的喷发” 。
1943年 , 他发表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 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 , 轰动了整个解放区 。 这部作品是他在深入生活时听到的一个真实的悲剧故事 , 小说批判了农村中的愚昧习俗 , 启发农民跳出封建传统的精神牢笼 。 他的作品关注农民的现实生活 , 更关注他们的思想 。 正如他所说:“作家的工作对象是人的灵魂 。 ”《小二黑结婚》被改编成话剧和歌剧在解放区演出 。 他的名字随着“小二黑”和“小芹”走进千家万户 。 “清凌凌格水来蓝格莹莹的天 , 小芹我洗衣裳来到河边……”那优美的歌声传唱至今 。 后来他又发表了中篇小说《李有才版画》 , 成为解放区的代表之作 , 小说单行本很快被销售一空 。 我想起那句话:文学的力量在于 , 一滴墨水引发千万人思考……
文学是俗世里来的 , 但要到灵魂中去 。 作为一位有担当和使命感的作家 , 赵树理在为农民“说话” , 他小说的素材来自民间 , 使用“农民的口头语言” , 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 并在他们心中潜移默化 。 这种创作风格当时已经形成了以赵树理为核心的一个群体 , 人们对这种“土里土气”笔法戏称为“山药蛋派” , 可谁知这称呼竟成了透着泥土芳香 , 贴近群众创作的文学派别 。 这与以孙犁先生为首的“荷花淀派” , 一起成为中国文坛耀眼的双星 。
伫立于院落中 , 望着那棵参天的大树 , 我想象着 , 当年儿时的他曾在这树荫下玩耍 , 度过自己的童年 。 可如今这树根深叶茂 , 巨大的树冠覆盖着院子 , 可以乘凉 。 我想起作家的文学创作 , 也如同这树一样 , 深深扎进农村群众的厚厚土壤里 , 才使得他的作品 , 极富生命力 。 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 赵树理热爱着这片土地 , 即使后来调到北京工作 , 他也经常回到家乡 , 继续他的文学创作 。
赵树理忠实于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 敢于说真话 , 这既是他的性格特点 , 也体现于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 即使在“文革”期间 , 面对威胁 , 他也不改初衷 。 遗憾的是 , 在64岁生日的前一天 , 被打得伤痕累累的他怀着悲愤离开人世 。 他曾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小说——《套不住的手》 , 而他自己的手却被“文革”的枷锁套住了……令人心痛惋惜 。
走出大门 , 朋友提议在故居门前合影 , 让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 我觉得自己纷繁的思绪也仿佛在那一刻被“定格”在这古朴的院落里 。 我回头向故居望去 , 无意中看到门楣上的“冬日煦人”四个字 , 尽管字体有些褪色模糊 , 但仍能体会出当年主人那份心境 , 心里顿觉暖融融 。 是啊 , 先生那些不朽并有着温度的文字 , 就像严冬里的太阳 , 对于他的读者来说总是那样的和煦、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