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成都,一座天然的博物馆之城( 二 )


2020年 , 成都博物馆推出的“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特展 , 使得成都人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提香、伦勃朗、莫奈等欧洲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代表性画家的杰作 。 展览在全国范围内大受好评 , 即使是在疫情防控限流状态下 , 3个月内也有共计56万人次来到成博看这场展览 。
犹记得此展开幕当天 , 成博一层特展厅外设置的防护栏形同春运期间的高铁站 , 虽然实施了每隔几分钟十人入内的限流措施 , 进去的人很可能只能看到前排观众层层闪现的头顶 。 整个展期内 , 展览热度持续不减 , 无数观众一刷再刷;但要想看清青年伦勃朗脸上的青春痘 , 得等到展览后半段人流较为松动时才有机会了 。
“光影浮空”展开幕后不久 , 成博通过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起了一项问卷调查 , 涉及调整临展开放时间和观众对付费观展的意愿等问题 。 事实证明 , 为一场高质量的展览付费 , 对成都的观众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2021年4月初在A4美术馆开幕的“马克·夏加尔”西南首展 , 50元/张、共800张的新春早鸟票在一个半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 。
成都当代影像馆的每次展览更新也总是值回票价:这个2019年春天才面世的新馆 ,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吸引了8万余名观众 。
凭借其在影像艺术上的强大馆藏 , 成都当代影像馆为成都的观众介绍了包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贝尔纳·弗孔、森山大道、西江英公等世界级摄影大师的重要作品 , 又在每年通过更新布列松和弗孔的常设展不断邀请观众重回影像馆 , 从而同时遇见更多国内外包括成都本地的影像艺术作品 。
新津老君山脚下的知美术馆 , 在这几年的实践也给出了一种参考:通过不断推介新媒体艺术、生物艺术、科技艺术等先锋艺术 , 知美术馆在与它的参与者一同认知和诠释全球艺术与文化 。
毫不夸张地说 , 观众每次到这里 , 都能得到全然不同的看展体验 , 与美术馆一起共同探索自己对未知世界的认知 。 这样的体验 , 也使得距离成都市中心较远的它 , 拥有了一种特殊的魔力 , 召唤人们反复前往 。
更不用说 , 四川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里的老牌“实力担当” 。 毫无疑问 , 它们有引进国内外重磅展览和基于馆藏策划推出原创展览同时吸引到大量观众的实力 。 但在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语境下 , 当看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如何长久地、反复地吸引观众回到展厅 , 是文博机构普遍面临的崭新课题 。
仅就近几年的观察来看 , 在成都 , 展览体量大、展期长达几个月 , 观展人数动辄几十万人的大展、特展并不鲜见 。
但更值得一提的是 , 与展览同时发起的配套活动 , 如周末儿童博物馆、博物馆之夜、免费导览、免费讲座、夏令营、非遗体验课等等 , 被证明能更有效地吸引观众、吸引家长和孩子到博物馆中来 。

有意思的是 , 随着过去被视为严肃的殿堂艺术的文博机构变得更加“亲切”和重视公众体验 , 成都的展览空间也朝着越来越社区化、越来越轻量化的趋势发展 。
不必齐整行头 , 也不必收拾心情 , 下楼买个菜 , 或者喝个咖啡 , 就可能随时撞进一场正在进行的展览中 。
当越来越多有意思的展厅出现在城市的街头 , 看展成了日常体验和美学生活的基本表达式 。 当博物馆不再是神秘高大的殿堂 , 欣赏艺术也不再属于小众和精英文化——“Art for Everyone(艺术为人人)” , 这是几年前“一介”还在锦绣街与小学、房产中介、菜市场为邻时就提出的口号 。
一介是以建筑设计为主的创意机构 , 主理人之一的张唐很早就意识到:“大多数艺术展厅 , 要么离我们的日常太远 , 要么收费昂贵 。 我们想通过一杯咖啡作为媒介 , 邀请人们走进来 , 逐渐去养成看展的习惯 , 这是我们存在于这个社区的方式 。 通过它 , 把拥有创造力的年轻艺术家们可能还有些生涩的作品展出;也通过它 , 让更多人 , 特别是它所在社区的人 , 能够在日常就接触到艺术品 , 接受到艺术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