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随母学诗

【母亲|随母学诗】沈曾植(1850—1922)与龚自珍(1792—1841)颇多相似 , 二人都是浙江人 , 都是著名学人、诗人 。 在学问上 , 二人都对佛学、蒙古学以及西北地理等有精深的研究 。 沈曾植非常推崇龚自珍 , 认为“定庵之才 , 数百年所仅有也” 。 作为著名诗人 , 二人幼年学诗的经历也十分相似 , 都曾随母学诗 。
龚自珍的母亲段驯是著名学者段玉裁的女儿 , 能写诗 , 著有诗集《绿华吟榭诗草》 。 龚自珍幼年 , 母亲曾为他口授吴梅村诗 。 龚自珍有《题吴骏公〈梅村集〉》一诗:“莫从文体问高卑 , 生就灯前儿女诗 。 一种春声忘不得 , 长安放学夜归时 。 ”在龚自珍看来 , 吴梅村的诗格调不算高 , 天生就是适合儿童灯下诵读的诗 。 写作此诗时龚自珍已是32岁 , 他忘不了小时候随父母在北京 , 放学后母亲教他念吴梅村诗的情景 。
据沈曾植《东川公手录评本〈精华录〉跋》记载 , 从12岁起 , 母亲就用王渔洋的《精华录》教他学诗 。 这部带着他童年深刻记忆的《精华录》 , 后来被朋友借去五册未还 , 沈曾植感到非常痛惜 。
吴梅村与王渔洋无疑是清初一流诗人 , 选取他们的诗集作孩子的教材 , 的确是“取法乎上” 。 龚自珍和沈曾植成为著名诗人 , 与母亲对他们的诗歌启蒙有绝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