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 大暑节气最该预防三种疾病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 。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
儿童要防脾胃病
到了大暑,因天气炎热,中小学生吃冷饮非常普遍 。从中医角度看,儿童为“纯阳”之体,患病多表现为实证、热证,这就是儿童喜欢吃凉的原因,再加上天气闷热,孩子们吃冷喝凉不断,冰镇可乐、冰淇淋、冰棍等一天吃几次 。但是,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脏腑功能还不健全 。孩子过食冷饮,其胃肠道经常被饮料占满,会使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环减慢,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胃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过食冷饮还会使孩子胃酸、胃蛋白酶、小肠淀粉酶和脂肪酶等物质的分泌减少,进而影响对食物的消化 。可见,家长若让孩子过食冷饮,不仅没满足孩子的营养需要,时间一久,还可导致孩子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缺乏 。
中医认为,饮食消化吸收依靠脾胃功能来完成 。当过食寒凉之物后,就可伤及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厌食等 。所以,天热也要控制冷饮的摄入量 。
预防措施有三
一是家庭自制冷饮当饮料,如冰镇绿豆汤、冰粥等,这些饮料既卫生又有消暑降温的作用,对肠胃损伤也小 。
二是每次吃冷饮不能太多,以一天喝1~2杯冷饮、吃1根冰棍为好 。
三是运动后不要马上喝冷饮,这是因为运动后全身都在亢奋中,吃凉喝冷对胃肠刺激过大,易引起胃肠痉孪 。另外,吃饭时不要喝冷饮,以免影响食欲及食物的消化吸收 。总之,夏天不要因过食寒凉而导致脾胃虚寒、厌食症 。
中青年要防过劳症
夏天出汗多,消耗大 。天热又影响食欲,再加上睡觉晚,起得早,而工作却没有减量,该加班的加班,该熬夜的熬夜,经常超负荷地工作 。总之是身体损耗大,而营养、睡眠不足,损大于补 。所以,中青年人要防过劳症、过劳死 。
预防措施有三
一是保证睡眠防缺觉 。如果经常加班加点,就要减少其他活动的时间,以每天保证6~8小时的睡眠为宜,否则身体会吃不消的 。有条件的人中午应想办法睡上一觉 。睡觉时不要贪凉,别让空调、电扇直吹,以免患感冒、面神经麻痹等疾患 。
二是饮食营养绝不可少 。尤其是早餐要吃好,可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鸡蛋、牛奶、酸奶等 。晚上加班时要加夜宵,如酸奶、面包、绿豆粥等,既可补充营养又可消暑降温 。
三是少开车多走路 。夏天开车多开空调,车内通风较差,空气不好,再加上塞车,很容易造成机体缺氧,甚至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而白天太阳高照无法运动,所以利用上下班天气较凉快的时候走路,既达到了运动的目的,又不致发生因堵车心情欠佳的现象,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
老人要防心脏病
有资料表明,三伏天降雨增多,气压偏低,是心脏病的高发期 。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护心脏 。
预防措施有三条
一是要保持精神安静、平和,尽量不要生气 。夏天天气热,中医认为夏季与之相应的脏腑是心,所以夏天易心火过盛,遇事爱着急发火,这就需要老年人多做平和之事,如练练琴、棋、书、画等;儿女们也应尽量不要让老人生气,不与老人争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