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听千年瓷片“说话”——走进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 二 )


“最难的是数据采集的过程 。 不是每个点位的数据都是有效的、有代表性的 , 成功率甚至不到1% 。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科技实验室负责人熊喆说 , 这个过程像极了这些古陶瓷的烧制过程 , 无数个瑕疵品被砸碎、深埋 , 只为追求下一个完美 。
翁彦俊表示 , “X”的基因信息收集是开放式的 , 只有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进来 , 才能让基因库内的基因信息更加丰富 , 最终呈现一个包罗万象的古陶瓷数字化世界 , 让“基因库数据全球共享”变得更有意义 。
在古陶瓷基因库的建设者看来 , 这个基因库的价值所在 , 不在于单纯地去研究陶瓷器物本身 , 而是透过器物去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变迁 , 进而推演还原出制瓷巅峰时代的真实面貌 。
一块古瓷片能解析出上百条信息
20世纪80年代以来 ,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及其前身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 联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故宫博物院等单位 , 成功对唐代的南窑遗址、兰田窑遗址 , 五代的湖田窑遗址、杨梅亭遗址 , 宋代的银坑坞遗址、落马桥窑址 , 元代的丽阳窑遗址、绕南古瓷窑遗址 , 明清的御窑厂遗址、观音阁古窑址等进行了30余次考古发掘 , 出土了古代窑业标本近百吨 , 收集碎瓷片近2000万块 , 其中明清御窑瓷片占比较大 。
“御窑厂烧制的瓷器 , 专供皇室使用 , 大批未被选中的御窑瓷器 , 则被砸碎深埋地下 。 ”翁彦俊说 。
在古陶瓷专家眼里 , 景德镇的海量古陶瓷碎片时代序列齐全、考古信息丰富 , 蕴含的相关数据极具权威性——因为与珍贵的古陶瓷完整器相比 , 古陶瓷碎片更利于开展技术检测 , 能适应能谱电镜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等现代仪器设备对检测对象的要求 。 “这些破碎的古瓷片 , 出土地点明确、地层清晰、品类丰富 , 可以表面观测纹饰 , 拼接还原器型 , 切片了解坯胎 , 磨粉分析材料乃至烧成温度等 。 ”翁彦俊说 , 每一块古瓷片都能解析出上百条信息 , 其价值毫不逊色甚至高于同时期的传世藏品 。
“一块碎瓷片可还原一个历史场景 。 ”翁彦俊说 , 海量的古陶瓷片 , 既能够对当年的材料、配方和工艺作出还原 , 也能形成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拼图 。
受原材料质地、加工工艺、烧成技术的变化以及审美情趣等因素影响 , 不同时代的陶瓷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发生演变 , 其胎、釉、彩中的化学成分也不尽相同 。 国内学界认为 , 早期青花瓷生产使用的是来自波斯地区的青色颜料苏麻离青 , 因为那里曾进行过青花彩绘陶器的生产;而被后世誉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的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器 , 则兼用了进口颜料与国产颜料 。 但这些 , 大多是人们通过清代文献资料和流传下来的工艺去推测的 , 并没有研究支撑 。 技术进步后 , 人们开始通过铁锰比来推断青花颜料的成分 , 但准确度依然存疑 。
“现在我们可以用微观手段‘看’见两种青花料的存在 。 ”翁彦俊说 , 古陶瓷基因库已通过先进的聚焦离子束显微镜 , 对青花瓷碎片进行了理化分析 , 证实其同时使用了国产和进口颜料 。
“我们通过对古瓷片进行成分分析和数据采集 , 可以制作成物理和数字两种形态的基因标本 。 ”翁彦俊表示 , 基于海量信息并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建立的古陶瓷基因库 , 有望还原出古陶瓷标本在当时的烧制工艺、原料配方等 , 探寻景德镇千年陶瓷“工艺之谜” , 破译人类古代瓷业巅峰时代蕴藏的“文明密码” 。
基因库全球共享 助力世界古陶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