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轼连续遭遇人生打击,写下一首千古名篇,道出了人生的至高哲理

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 , 生性幽默 , 乐观放达 。 他在创作诗词时 , 往往喜欢直抒胸臆 , 不知婉曲为何物 , 后来还因为不擅音律被后辈的李清照嘲讽 。
中年时代以前的苏轼 , 写诗用语比填词更加直白 。 特别是在涉及现实题材时 , 他几乎从不隐藏自己的观点 , 于是遇到“乌台诗案” , 下了大狱 。
苏轼|苏轼连续遭遇人生打击,写下一首千古名篇,道出了人生的至高哲理
本文图片

出狱之后 , 苏轼开始寄情于人间山水 , 只爱写一些风景诗或者哲理诗 , 但是语言依旧很浅白直露 。
不过苏轼一生中创作的诗词 , 也并非首首都是那么直白 , 他偶尔也会写一些婉曲伤感 , 涵蕴至深的小诗 。
比如下面我们将要提到的《东栏梨花》 , 就是当中的一首 。 这首诗原来是苏轼在迁官徐州之时 , 写给自己的继任者孔宗翰的《和孔密州五绝》之一 。
《东栏梨花》赏析
【苏轼|苏轼连续遭遇人生打击,写下一首千古名篇,道出了人生的至高哲理】《东栏梨花》——北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 柳絮飞时花满城 。
惆怅东栏一株雪 , 人生看得几清明 。
白话翻译:
淡白色的梨花 , 深青色的柳叶 。 当柳絮漫天飞起的时候 , 正是梨花盛放的季节 。 惆怅地望着花圃东面栏杆里的那一树雪白的梨花 , 人生啊 , 到底有多少“清明”时节 。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 , 是一首感叹时光易逝 , 岁月流逝的伤春之作 。 不过实际上因为对诗中第四句里“清明”的不同理解 , 它的主题又有另外一种说法 。
苏轼|苏轼连续遭遇人生打击,写下一首千古名篇,道出了人生的至高哲理
本文图片

因为这首诗是苏轼写给自己的继任者 , 新密州太守孔宗翰的 , 所以这里的“清明” , 既可以理解为“清明节” , 也可以理解为 , 将世事看得清清楚楚 , 明明白白 。
下面 , 我们先从“清明节”的角度 , 来解读这一首诗 。
苏轼在诗中提到了关于柳树叶子的意象 , 唐朝诗人韩翃在《寒食》里面曾经写到:“春城无处不飞花 , 寒食东风御柳斜 。 ”这里的“飞花” , 指的就是柳絮 。
当满城都是柳絮飞的时候 , 差不多也就是寒食节了 。 在某一些地方 , 清明节甚至直接就叫“插柳节” 。
古代的寒食和清明二节的日子 , 其实是连在一起的 , 到了现在 , 这两个节日的节俗 , 也早已经合并到一块儿了 。
再加上苏轼在这首诗的诗末 , 点明了“清明”二字 , 所以把这首诗当成一首清明诗 , 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 换句话说 , 这首诗的创作主题 , 就是“清明节”了 。
苏轼|苏轼连续遭遇人生打击,写下一首千古名篇,道出了人生的至高哲理
本文图片

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 , 已经四十有一了 。 在如今看来 , 他还是相当年轻的 , 还没有经历过“乌台诗案” , 仿佛也没有遭受到什么重大的人生挫折 。
不过事实上 , 当时苏轼的父母与原配妻子王弗 , 均已离世了 。 所以他想到“清明节”时 , 肯定会有一些伤感 。 尤其是他的妻子王弗 , 去世的时候才只有27岁 , 太年轻了 。
诗中的柳絮飞满城的时候 , 正是柳絮生命结束的时候 。 与此同时 , 也是梨花盛放的时节 。 然而梨花的生命 , 也是非常短暂的 。
梨花通常在初夏开花 , 但是花期往往只有二十多天 , 然后就凋谢了 。 就像是苏轼的爱妻王弗一样 , 走得那么突然 。
每一年清明节的时候 , 苏轼必然会想起这些逝去的亲人们 。 在这个日子里面 , 他才会从繁杂的俗务中抽出身来 , 专心地追思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