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战国蟠螭纹铜盖鼎
口径、高22.5厘 。
【一一|文明起源?从俗到礼一一中国上古文明的演进】1972年青州杨姑桥窑场出土
隆盖 , 鼓腹 , 圜底 , 三蹄足 。 盖上置三环钮 , 口沿下附两耳 。 盖、口沿及腹部饰蟠龙纹 。 龙躯勾连交旋 , 并填以繁密的雷纹作地 。 在我国古代 , 鼎是一种很有名的器物 , 不少成语、词汇涉及到鼎 , 例如"问鼎"、"钟鸣鼎食"、"大名鼎鼎"、"鼎足三分"等等 , 有的人名中也常用这个鼎字 , 可见这种器物在人们心目中所占的地位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鼎解释是:"鼎 , 三足 , 两耳 , 和五味之宝器也 。 象析木以炊 。 "鼎的用途 , 据《玉篇》言:"所以熟食器也" , 即认为鼎是用来煮熟食物的 。 考古发掘出土的鼎有底部与足部带烟炱者 , 可证鼎是炊器 , 除煮食物外 , 亦可以用来煮汤(热水) , 或在宴飨时用作盛肉与调味品之器具 。 鼎除了作为炊器与盛食器 , 还是一种重要的礼器 , 是贵族们举行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器物之一 , 同时也是一个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 。 西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 , 获得了商王朝国宝九鼎 。 武王的儿子成王把这九鼎从商王朝的都城迁到镐京 , 举行了隆重的“定鼎”仪式 , 从此“九鼎”就成为周朝政权的象征 , “定鼎”就成为新王权确立的同义语了 。 在西周的中晚期又出现了列鼎 。 典型的列鼎是一组鼎 , 形状相同 , 大小依次递减 , 数目分九、七、五、三共四级 。 根据儒家文献的记载 , 用鼎的制度是很严格的: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 若陪葬鼎时违反这一规定 , 就有僭越之嫌 。
(以上图片、文字说明来源于青州博物馆网站)
《从俗到礼一一中国上古文明的演进》
彭林 , 《寻根》1998年第5期第26~28页
本文认为 , 从俗到礼是中国上古文明的一次重大飞跃 , 它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底蕴 。 一般来说 , 礼通行于贵族之中 , 即“礼不下庶人”;庶人则只有俗 , 即所谓“民俗” 。 但是两者又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 “礼源于俗” 。 俗是指生活习惯 。 早在新石器时代 , 我国各地的民居、葬式、食物、器形、服饰等 , 就都有明显的地域性 。 这一时期的风俗 , 具有浓厚的原始性 。 随着社会的进步 , 各地的风俗走入不同流向:有损于人类健康的蛮风野俗 , 被人们自觉地抛弃;某些落伍的风俗则为新的风俗所替代 , 发展为新时代的风俗;还有一部分风俗顽强地留于社会中 , 继续发生影响 。 武王伐纣 , 建立周王朝 。 周公分析殷代列王的为政之道 , 得出殷亡于“失德”的结论 。
有鉴于此 , 周公提出施行“ 德政”的政治纲领 。 首先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政治制度, 其次要为统治者制定一套系统的行为规范 。 二者可以统称为“礼” 。 这是一场比武王克商意义还要重大的革命 。 周公制礼作乐 , 是建立古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开端 , 其后经过孔子的提倡和荀子的发挥 , “礼”形成一个博大的体系 , 不仅包括政治制度 , 而且包括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 礼不再是仅仅对统治者的要求 , 也是对有知识的“君子”的要求 , 成为全社会成员取齐的标准 。 从周代开始 , 礼乐文明就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 , 并绵延两千余年 。 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 , 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 中国的幅员如此辽阔 , 方言如此歧异 , 风俗如此反差 , 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却如此之强 , 其重要原因之一 , 就是各地人民在“礼”这一点上是认同的 。 中华文明 , 在古代即已声播海外 , 这种传播不是靠武力 , 而是靠文明本身的力量 。 当海外的遣唐史、留学生到达长安时 , 最令他们钦羡的是先进的礼乐制度和衣冠文物 。 他们将其引入本国 , 加以仿效 , 希望“进于中国” 。 应该肯定 , 中国的礼乐文明对于改变这些地区的陋俗 , 加速向文明的演进 , 起了重要作用 。
- 文明|序跋园|在文化中探求法的精神
- 中国邮政|中国邮政的起源
- |古罗马文明展在国博开展,503件文物讲述“意大利之源”
- 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
- 夏商周|文明起源?夏商周文化中的东方渊源
- 中国航海博物馆|到航海博物馆看国内唯一“丝缕玉衣”!“大汉海疆:南越航海文明展”举行
- 石峁遗址|孙周勇:4000年前的石峁古城,闪耀夏朝前夜的文明星空
- 意大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意大利26家博物馆珍贵文物在京展出
- 罗马国家博物馆|国博大展上新“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开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110周年馆庆重磅!503件珍贵文物展示“古罗马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