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中药名 。为曲霉科真菌红曲霉MonascuspurpureusWent.的菌丝体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红曲米 。分布于河北、江西、浙江、台湾、福建、广东等地 。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之功效 。常用于饮食积滞,脘腹胀满,赤白下痢,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 红曲 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消食,活血化瘀 。 主治 饮食积滞,脘腹胀满,赤白下痢,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 。 药理作用 红曲发酵后可分离到辅酶Q10,辅酶Q10又名癸烯醌,是细胞代谢及细胞呼吸的激活剂,能改善线粒体呼吸功效,促进氧化磷酸化反应 。它本身又是细胞自身产生的天然氧化剂,能抑制线粒体的过氧化,有保护生物膜结构完整性的功效 。对免疫有非特异的增强作用,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增加抗体的产生,改善T细胞功效 。 相关论述 1、《饮膳正要》:“健脾,益气,温中 。” 2、《本草衍义补遗》:“活血消食,健脾暖胃,赤白痢下水谷 。” 3、吴瑞:“酿酒,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扑伤损 。”(引自《纲目》) 4、《纲目》:“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良 。” 5、《本草备要》:“入营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血 。治跌打损伤 。” 6、《医林纂要?药性》:“解生冷物毒 。” 7、《福建药物志》:“治胸膈满闷,消化不良 。”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饮食停滞,胸膈满闷,消化不良:红曲9g,麦芽6g,山楂9g 。水煎服,每日2次 。(刘波《中国药用真菌》) 2、治心腹作痛:赤曲、香附、乳香等分 。为末,酒服 。(《摘玄方》) 3、去三焦湿热,治泄泻,兼治产后腹痛或自利者亦治血痢:六一散一料,红曲(炒)半两(活血)又云二两半 。上为末,饭丸,梧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 。(《丹溪心法》清六丸) 4、治小儿吐逆频频,不进乳食,手足心热:红曲(年久者)三钱半,白术(麸炒)一钱半,甘草(炙)一钱 。为末 。每服半钱,煎枣子米汤下 。(《纲目》引《经济(验)》方) 5、《本草备要》:“入营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血 。治跌打损伤 。” 6、《医林纂要?药性》:“解生冷物毒 。” 7、《福建药物志》:“治胸膈满闷,消化不良 。”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雨后或细雨天采收,晒干 。 炮制方法 《炮炙大法》:“陈久者吹净,炒研用 。”《医学广笔记》:“簸净 。”现行,取原药材,筛净灰屑,拣去杂质 。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药材性状:红曲呈长卵形、类圆柱形或不规则形,略扁,长5-8mm,宽2-3.5mm,厚1.5-3mm 。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凹凸不平,有的具浅纵、横纹理 。质脆,易沿横纹理断开,断面平齐,边缘红色至暗红色,中部略凹,白色至浅红色 。气特异,味淡、微甘,以红透质酥、陈久为佳 。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颗粒,形如碎米,外表棕红色,质脆,断面粉红色,微有酸气,味淡 。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曲霉科真菌红曲霉的菌丝体寄生在粳米上而成 。 形态特征 红曲霉,又名紫色红曲霉 。菌丝体大量分枝,初期无色,渐变为红色,老后紫红色;菌丝有横隔,多核,含橙红色颗粒 。成熟时在分枝的顶端产生单个或成串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褐色,(6-9)μm×(7-10)μm 。在另外菌丝顶端还产生橙红色单个球形子囊壳(闭囊壳);闭囊壳橙红色,近球形,直径25-75μm,内含多个子囊 。子囊球形,含8个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壁消失 。子囊孢子卵形或近球形,光滑,透明,无色或淡红色,(5.5-6)μm×(3.5-5)μm 。 分布区域 河北、江西、浙江、台湾、福建、广东等地 。 生长环境 此菌在自然界多存在于乳制品中,亦可用粳米作培养基进行人工培养,使之成红曲米 。
- 草书句怎么写
- 米丽的英文怎么写
- 嘉兰的栽培技术
- 夫人的单词怎么写
- 寒地玫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行书超字怎么写
- 马上拼音怎么写的
- 音乐会的英语怎么写
- 郢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郢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 邮件合并的五大步骤 邮件合并的三个基本过程及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