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敕勒歌》古诗注释 《敕勒歌》注释《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
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四野(yǎ):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
天苍苍:苍苍:青色 。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xiàn):同“现”,显露 。
南北朝民歌《敕勒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
译文: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 。
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扩展资料诗词赏析敕勒是古代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部落,它的后裔融入了今天的维吾尔族.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 。
不过,北朝时敕勒族活动的地域不在今天的新疆,而是在内蒙古大草原上 。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 。
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 。据史书记载,这首歌辞原是鲜卑语,很早就译成了汉语 。
但斛律金是敕勒族人,而因为东魏贵族多为鲜卑人,他才用鲜卑语演唱 。也就是说,这首古老的歌辞,是经过了两重翻译的 。
诗词前四句是对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咏唱 。“敕勒川”泛指敕勒人聚居地区的河川罢,阴山,又名大青山,座落在内蒙古高原上,西起河套,东接内兴安岭,绵亘千里 。
敕勒人歌唱起他们所生活的土地时,就以这样一座气势磅礴、雄伟无比的大山为背景 。接下去,诗人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图卷: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毡帐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 。
如此风光,使人心胸开张,情绪酣畅 。这里面还有一种不易察觉的因素在起作用 。
草原上的人,是没有土地私有观念的 。他们逐水草而居,天地之间,凡可放牧的地方,都可以视为自己的家 。
这种生活,培养了草原上人们自由豪放的性格,也培养了壮丽的美感 。在他们的感觉中,敕勒人共同拥有着望不到尽头的大山,望不到尽头的河流,望不到尽头的草原,而天恰似“穹庐”(现在所说的蒙古包),笼盖着他们共同的“家”,他们便讴歌这样的“家” 。
“天苍苍,野茫茫”,仍然以浑浑浩浩的笔调写景,但这已经是为下一句作背景了 。“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 。
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 。
诗没有写人,但读者不会不意识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 。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 。
只有他们,才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 。在诗中,我们不但感受了大自然的壮阔,而更重要的,是感受了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 。
那是未被农业社会文明所驯服、所软化的充满原始活力的人性 。
2. 《敕勒歌》古诗注释 《敕勒歌》
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 怎样挑选鲈鱼 选购鲈鱼的方法大全
- 笨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 作文舞龙怎么写
- 很可爱的英语怎么写
- 平安的小篆怎么写
- 甲骨文米怎么写
- 黄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黄花槐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花叶蔓长春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花椰菜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