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为什么说唐代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 二 )


可惜一代名诗人,身染重疾55岁就去世了。
诗人|为什么说唐代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
文章插图
(三)边塞诗中的反战思想唐代的边塞诗,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间含蓄地透露出了反战思想。
李颀(690-751年),其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歌,七言歌行尤具特色。大约在735年,李颀如愿进士及第,不过他的仕途不顺,当一名小小的县尉后久久得不到升迁,他一气之下辞官在嵩山一带隐居起来。与高适、岑参等不同,他本人没有边塞从军的经历,但其结交广泛,与不少边塞诗人关系密切,边塞生活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他是深知的,面对大唐仗着强盛的国力不断穷兵黩武,他是反对的。在其作品《古从军行》中可一目了然:
……
胡地的大雁在夜空鸣叫飞过,
胡人士兵的眼泪不断地滴落。
听说在玉门关被断绝了归路,
士兵们长年在沙场无可奈何,
每年都有战死遗骨埋葬荒野,
换来的只是装点门面的供果。
李颀认为,一个人如果有机会金榜题名入朝当官,就应当认认真真办事,为老百姓服好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无法走科考之路,就要认真地做人做事,那么人生也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他时而往返长安、洛阳、与高适、 王维、王昌龄等诗友相互酬唱,时而炼丹修道,听琴宴客,直到告别人世,不到官场去同流合污。
王翰是比王昌龄更早的著名边塞诗人,性格豪放,不拘俗礼,喜欢与侠士交往,他著名的诗作《凉州词》,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把边塞生活的艰辛、战争的残酷刻划得淋漓尽致。
诗人|为什么说唐代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
文章插图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理事、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理事。
【 诗人|为什么说唐代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