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在世界文学之都听“书匠”李浩讲大家名作

来源: 凤凰网房产南京站
阅读|在世界文学之都听“书匠”李浩讲大家名作
文章插图

【 阅读|在世界文学之都听“书匠”李浩讲大家名作】阅读|在世界文学之都听“书匠”李浩讲大家名作
文章插图

当阅读成习惯,你终将理解文学的意义。上周末,由西善桥街道主办的“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活动第二回如期举行。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河北省作协副主席、作家、评论家李浩,携其新出版的文学评论集《匠人坊——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做客初见知旅共同体。
随着鲁迅、沈从文、张爱玲、莫言、王小波等一个个在中国文学榜上踏印流芳的名字及其代表短篇在书中出现,并被李浩现场解构、点评,难得的思想碰撞之后或许不少人会问——作者何以为凭?如果读完该评论集开卷长达20页的序言,便能理解李浩心中“高山仰止间不为高低而辩,只为文学匠心而来”的答案。
写作如人生
价值重在追求完美的过程
如果说在上个月的首回交流中,同为文坛“河北四侠”的作家张楚更多是结合作品中的人物聊创作谈生活,此次做客的李浩分享内容则聚焦于作品本身的技法,力图通过对故事、语言、角度、主题等方面的切入,展开作家视角的解构。既便于加深自己与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也更为明晰地阐明这些文学艺术的“创造”过程。
在常人看来,作为一名业界后来者或小有名气的当代作家,以评论集的形式解构、点评前辈巨流的作品难免被视为不妥甚至是狂妄,李浩的勇气和信心从何而来?活动开始前,应主办方之邀,李浩书写了多幅节选自世界文学名著但对自己影响至深的作品留于西善,从其中一幅来自歌德的摘抄中多少可以感受到李浩的初衷:“你要批评指点四周风景,你首先要爬上屋顶。”
在李浩看来,自己是一名稍懂文字技艺的写作匠人,提高技艺的最有效方法莫过于主动学习众多名家的作品,从技法论到谋局篇。只有做到如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所说“享用文学时必须先把它敲成小块,粉碎、捣烂,然后才能在掌心里闻到芳香,可以津津有味地咀嚼,用舌头细细品尝。唯此时,文学的珍稀风味、真正价值所在才能被欣赏。”
正是基于这种对文学巨匠的敬仰和自身写作技法的完美追求,目前供职于河北师范大学的李浩虽然在评论集中以作家的视角用十堂课的形式拆解、点评了十位名家作品,但更多时候是将自己还原为阅读者,将评论集的读者设想为自己的学生、同行作家……大家一起以一个文字匠人的专业精神来思量、探讨哪些“技艺”还能再增、减一分,多追问一句必须如此吗?非如此又能怎样?有没有更好的答案?正所谓见解无高低,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一条探知路径。
“相信没有一个真正的作家愿意自己是渺小的后来者,没有一个作家愿意自己写下的不过是‘已知’的小说,因为这对文学而言是无效的。”李浩心中的写作如同人生,其价值就在于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而他的梦想也是让一百年两百年后出生的人还能从作品中读出会心。所以他说:“真正的创作者,凡墙皆可是门。”
源于内心的坚守和对文字追求的执念引发了现场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共鸣,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解构方法更让大家受益匪浅。已连续两次参加“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活动的崔女士就直言:当自己再去面对那部啃不动也读不懂的《百年孤独》时,所得到的不仅有阅读的方法,还有那份正确的心态。
阅读似灯塔
指引寄于思想认知的提升
从数年前基于片区实际针对性提出建设理想教育小镇,引导“小手牵大手”的反哺式素质提升,到支持鼓励各社区、居民组织成立读书会,营造阅读的氛围和习惯。以阅读推动学习,以学习提升素质始终是西善桥街道实施高效社会治理、助力理想教育小镇建设再进阶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