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农怎么写

1. 用文字描述卡农 每个人听卡农 , 都能听出许多不同的感受 。因为卡农里承载的东西太多 。悲伤 , 欢喜 , 愉悦 , 关于生和死轮回的不可捉摸 。
即使是同一个人 , 在不同的时刻听卡农 。都会有不一样的心情吧 。乔治温斯顿的卡农 , 应该是比较接近原版的一个了 。以轻柔的和弦起音 , 慢慢加重 , 回忆和往事会这样随着音乐慢慢的涌上心头 。前一部分 , 是从容而温柔的低语 , 仿佛在询问自己 , 还记得那些时光么 , 还记得那些或者美好 , 或者忧伤的故事么?或者是和爱情有关 , 或者是和成长有关 , 而那些都已经成为了回忆 。
而听到我们最为熟悉的那段往复的旋律时 , 我常常会沉浸在温暖和忧伤里 。3分38秒有一段小音阶 。每次听到这里 , 或者弹到这里的时候 , 心中总有种说不出来的难过 。音阶像是再也不可找回的过去 , 不可找回的爱情 , 不可找回的时光 , 惘然而惆怅 。
卡农并非只和爱情有关 。循环往复的是时间 , 不可回来的也是时间 。在时间的洪流里 , 宇宙的洪荒里 , 有些事 , 虽然已深深沉淀 , 但却有一道伤痕 , 不会磨灭 。只是在细细回忆时 , 恐怕已是风烛残年 。
参考资料:原创
2. 卡农是谁写的 卡农简介: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 , 原意为“规律” 。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 , 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 , 最后的一个和弦 , 它们会融合在一起 , 永不分离 。缠绵极至的音乐 , 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 , 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 。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 , 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 , 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 , 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 , 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 , 重复达廿八次之多 , 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 , 丝毫不会感到单调 。能御简如繁 , 作者可说已臻化境 。作者是德国人 Johann Pachelbel (1653 ~ 1706) , 曾是巴哈的老师 。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 , 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 。
最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海贝尔 ,  1653-1706)的卡农 , 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调卡农) 。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 , 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 , 《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 。这是个德国作曲家 , 但德国实在很难让他产生如此美丽的灵感 。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 , 用了回旋曲曲式 , 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 。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侬里面特别有名 , 因为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 , 甜蜜宁静的忧伤 。
从来没有哪一首音乐能象卡农 , 准确地说 , 是帕赫贝尔的卡农(Pachelbel's Canon) , 让我如此疯狂地迷恋 , 伴随我生命过程中的所有快乐与忧伤 。
有个同样热爱卡农的国外朋友 , 在他专门为这首音乐制作的网站上写道:“它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穿透脊骨的颤抖 , 直达灵魂”------对我来说 , 每次聆听卡农 , 感受是同样地刻骨铭心 , 尽管我已经听了它不下数千遍 , 尽管我有近40个不同的演奏版本;而每次我都会按照不同版本 , 一遍又一遍地听 , 让自己沉醉 , 然后莫名感伤 , 接着沉默 , 思绪开始发呆 , 沉溺在感动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