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怎么写( 五 )


一、【原文】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 , 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 , 同行皆狼狈 , 余独不觉 , 已而遂晴 , 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2、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代: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 , 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 风起 , 雪飞炎海变清凉 。
万里归来颜愈少 , 微笑 , 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
3、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宋代:苏轼 十月九日 , 孟亨之置酒秋香亭 。有双拒霜 , 独向君猷而开 , 坐客喜笑 , 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 , 故作是篇 。
两两轻红半晕腮 , 依依独为使君回 。若道使君无此意 , 何为 , 双花不向别人开 。
但看低昂烟雨里 , 不已 。劝君休诉十分杯 。
更问尊前狂副使 。来岁 。
花开时节与谁来 。4、定风波·红梅 宋代: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 。
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 , 闲雅 , 尚馀孤瘦雪霜姿 。
休把闲心随物态 , 何事 , 酒生微晕沁瑶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 , 吟咏 , 更看绿叶与青枝 。
二、【背景】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 , 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 , 风雨忽至 , 朋友深感狼狈 , 词人却毫不在乎 , 泰然处之 , 吟咏自若 , 缓步而行 。
2、《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 , 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 。王巩受贬时 , 其歌妓柔奴(寓娘)毅然随行到岭南 。
元丰六年(1083)王巩北归 , 出柔奴为苏轼劝酒 。苏轼问及广南风土 , 柔奴答以“此心安处 , 便是吾乡” 。
【定风波怎么写】苏轼听后 , 大受感动 , 作此词以赞 。也有学者认为这首词作于元丰八年(1085)十二月 。
苏轼元丰七年(1084)三月由黄州量移汝州 , 赴任途中乞常州居住 , 八年六月起知登州 , 十月 , 以礼部侍郎召还 , 十二月到京 , 与王巩会宴 , 即席创作此词 。3、《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十月 。
徐君猷上任只有一年半时间 。在较为平静的东坡心田里 , 徐守政绩视甚明显 。
苏轼应孟亨之通判之邀 , 在秋香亭对饮言欢 , 以颂徐守之功德 。苏轼作此词和《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诗以志之 。
4、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 当时苏轼贬官在黄州 , 因读石延年《红梅》诗引起感触 , 遂作《红梅》诗三首 。稍后 , 作者把其中一首改制成词 , 即取调名《定风波·红梅》 。
三、【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