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勒|敬和2021春拍|明艳舒朗 崇祯青花


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而明末清初之青花,更迎来美学上的惊艳转型,尤其崇祯年间,大量人物主题纹饰的青花瓷,亮眼异常。
敬和本期呈献发色上佳的崇祯青花两件,赏鉴青花瓷之“上品细料”,体会此一特别时期的纹饰主题、典雅器形。
巴特勒|敬和2021春拍|明艳舒朗 崇祯青花
文章插图


高:31.9cm
来源:纽约佳士得,2012年5月30日,lot4094
此件葫芦瓶,瓶口微撇,长颈,呈葫芦形,造型优美,胎质细腻,釉面白中泛青。青花色泽淡雅柔和,画面布局繁满,人物造型生动传神,绘画流畅,笔意流转自如,青花用料讲究,发色清淡,整器形制规整,典雅庄重。在崇祯同类青花葫芦瓶中较为罕见,其风格极具时代特征,是崇祯时期青花瓷器精品,十分罕有。
葫芦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所以葫芦造型的瓷器早就登上了瓷器王国的舞台,成了我国古老陶瓷文化百花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此件葫芦瓶为明代崇祯时期极具典型色彩的一件代表力作,十分难得。
巴特勒|敬和2021春拍|明艳舒朗 崇祯青花
文章插图

“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为魏末晋初年间七个极富才情的浪漫文学家,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但互相之间甚为友善。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常聚众于竹林喝酒、纵歌。魏晋之世,君臣父子之间争权夺利,假仁假意,道德沦亡,身处其中的竹林七贤不肯沦为司马朝廷的工具,又不忍见到权谋污染下的浇薄世风,于是做出用“清谈”拨正人心,用“作怪”来刺激当道,用“酒遁”来做无声讥议等等的叛逆行为。
明末清初时期“竹林七贤”是很多文人的创作题材,如用于画、瓷器纹饰、雕刻等。本品所绘七贤于竹林中纵酒长啸,清谈弈棋、吟诗对赋,一派酣畅淋漓。

巴特勒|敬和2021春拍|明艳舒朗 崇祯青花
文章插图

巴特勒|敬和2021春拍|明艳舒朗 崇祯青花
文章插图

巴特勒|敬和2021春拍|明艳舒朗 崇祯青花
文章插图


【 巴特勒|敬和2021春拍|明艳舒朗 崇祯青花】巴特勒|敬和2021春拍|明艳舒朗 崇祯青花
文章插图

十七世纪青花人物故事葫芦瓶,英国巴特勒家族收藏
迈克尔·巴特勒爵士 (Sir Michael Butler)
英国外交家迈克尔·巴特勒爵士有着非凡的吸引力,他把自己的收藏尽力局限到了十七世纪的中国陶瓷这个小领域,日积月累,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大成就。
当今世界,如果要深入讨论中国明末清初陶瓷,巴特勒这个名字很难绕开。
在英格兰西南部多塞特郡马珀顿的一所大房子中的谷仓被巴特勒爵士改建成一个500平方米有7个开间的私人博物馆:中国陶瓷精品的另一个辉煌殿堂——巴特勒家族博物馆。这个博物馆里收藏有巴特勒60年来,于世界各地购买的800多件中国古瓷。
晚明天启、崇祯时期,以烧造青花为主,兼有少量的五彩瓷和单色釉。此时的陶瓷和政局的衰败正好相反,一反常态地迎来了新变化,一改嘉靖、万历时繁冗,密不透风的风格,走向了一个清丽舒朗的风格,这也奠定了康熙一朝瓷器的基础。
青花料由原来的回青变成国产青料(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据文献记载,景德镇明代万历时期二十四年以后至清乾隆时期的官窑青花瓷采用浙料。浙料为国产青料的上乘者,重则浓紫,轻则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