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专访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武凌云:把戏曲责无旁贷地传承下去

央广网北京7月21日消息 对喜爱戏曲的朋友来说,提到“关公”绝对绕不开一个名字――武凌云。1985年,21岁的武凌云排演《古城会》,那是他第一次扮演关公。在那以后,关公这个人物就再也没有与他的人生分开过。
出身于梨园世家,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武凌云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影响?他与戏曲的情缘又是如何开始的?日前,中国之声《朝花夕拾》节目专访了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武凌云。
专访|专访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武凌云:把戏曲责无旁贷地传承下去
文章插图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武凌云(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一根棍子成就一支梅花
武凌云出身于梨园世家,自幼在剧团中长大,其父武忠师承山西晋剧泰斗、须生大王丁果仙,曾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传承人”的特别荣誉。母亲阎惠贞亦是正宗丁派须生演员。
童年武凌云与戏曲的第一次接触是懵懵懂懂的。那时在台下观看父母唱戏的武凌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有些好玩的行当”将伴随自己的一生。
在武凌云的回忆中,父亲是严厉的。“一根棍子成就一支梅花”已经成了广为人知的故事。多年后已经成为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的武凌云,在面对采访人员的采访时,对父亲的严厉有了更多的感慨与理解。他说:“父亲的棍子给对了,在‘威严’下给我选择了一条路。爸爸更多教我身段、表演,妈妈则更多教我唱腔。”
专访|专访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武凌云:把戏曲责无旁贷地传承下去
文章插图

武凌云(左)与父亲武忠(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武凌云形容童年的自己是“调皮但不捣蛋”。“是可爱的,悄悄地,也不会损坏的那种调皮。”
对于许多人来说,童年的事情也许长大后不会记得太真切。但父亲给他买的一个当时售价4块6毛钱的小望远镜,却让武凌云一直记到了现在,并且连盒子都完好保存着。“爸爸说只要我考剧团,就给我买一个望远镜。当时是1975年,4块6毛钱并不便宜。好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还留着,我说这是一个念想,是爸爸对我的鞭策。我对我的孩子、学生也是这样,严厉可以有,但也要带点人情味。”
也曾想过改行,但最终坚守了下来
因为晋剧表演行当的特殊性,武凌云从12岁就开始跟团。一开始武凌云是在一个名叫“月影”的碗碗腔剧团。
碗碗腔是山西现存30多个剧种之一,与晋剧相比,碗碗腔算是一个“小剧种”。后来,月影剧团于1985年解散,在解散前一年,武凌云调到了太原市实验晋剧团,也是当时他父母所在的剧团。
前期都在学碗碗腔的武凌云一直到1985年才正式开始学晋剧。事实上,晋剧和碗碗腔在唱腔、旋律等方面有很大差别,从头开始学一个新的剧种,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当时许多人因无法适应而纷纷转行,但现在的武凌云回想起来,却只是“有一点难”。武凌云说,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这种转变还是要归功于父亲的督促。因为担心他跟不上团里的进度,父亲在方方面面督促着武凌云。“他经常和我说‘曲不离口,词不离手’,甚至在吃饭、说话的过程中,都要对着镜子练。”
父亲对武凌云,从小到大都没有放松过要求。“一直到现在他都不放心我,还会给我讲戏、示范。要求我拍下每次演出的视频,回去反复看。”
尽管如今武凌云已经拿下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但是在他心中,自己和父母等老一辈艺术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得奖容易,守奖难”,他感慨,“老一辈艺术家们虽然没有得过什么奖,但是他们在舞台上的坚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