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赏罚分寸 教你如何赏罚更有效

目录:
第一章:把握好赏罚分寸 教你如何赏罚更有效
第二章:“赏罚”的心理学解释
第三章:赏罚与用人
赏罚是一种催人进步的方式,赏罚分明有许多好处 。那么如何赏罚更有效?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解答,告诉大家把握好赏罚之间的分寸方法,并告诉大家关于赏罚与用人之间的关系 。赶快去看看吧 。
把握好赏罚分寸 教你如何赏罚更有效
“回忆起当运动员的岁月,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有两件事:一件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在操场上跑圈,大家喘着气,鼻子冻得通红的,身上却已经被汗水湿透了;还有一件,是我提前完成了所有的训练任务,被允许提前下课,于是第一个到食堂去吃饭,第一个到澡堂去洗澡,第一个躺在宿舍的床上,感觉那个美啊,过年都觉得没有那么幸福 。”
这是一个已经退役几十年的运动员、退休也近10年的老教练的回忆 。她曾经是全国冠军,世界冠军的教练,如今已经是白发苍苍 。岁月留给她的有伤痛,也有欢笑,有泪水,但更多的是荣耀,我和她聊起带运动员的经验,她跟我说:“其实我当教练到第五六年的时候才明白,其实好的教练除了需要对一个运动有十分的了解外,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赏罚之间的分寸 。一句鼓励的语,可以成就一个人;一个及时的惩戒,可以避免一段沦落;一项适宜的奖励,可以帮助形成一项看似普通的习惯,最终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
老教练的话让我感慨良多 。作为运动队的心理老师,常常被教练问起:该如何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其实,最简单的建议莫过于“把握好赏罚之间的分寸” 。
赏与罚,到底有哪些“尺寸”要把握呢?
【把握好赏罚分寸 教你如何赏罚更有效】赏罚要先有规矩
这个规矩中就包括了一个完整而详细的目标:要达到什么,何时赏,何时罚,赏多少,罚多少,都应当有明确的规定,教学双方都要参与到规定的制定中来,达成协议,不然,甲方制定的制度很可能会引起另一方的不满,在执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争执,被罚的委屈,给赏的不愿,等等 。
在明确设定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多赏,少罚的处理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运动员或者学生提高自信心,减少挫败感,同时又能起到激励的效果 。如果是非罚不可的情况,也建议最好采用移除奖励的方法 。例如,本来完成某个目标可以放假三天,不完成目标可以采用不放假的方式,这是移除奖励,但如果不但不放假居,而且还要延长训练时间,那就是惩罚了 。过多地使用惩罚很可能会引起一些消极的情绪,甚至产生,心理疲劳,从长远来看,是不利的 。
在赏罚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精心,不要只有物质赏罚
这样会使得学习者的内部动机下降——本来为了兴趣而学,后来转变成为了物质而做了,一旦没有了物质,动力反而没有了,建议更多地使用“予以权力”式的奖励,如在集体队伍里,可以奖励运动员或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担任队长;在个人项目里,可以奖励运动员或学生自己安排某段时间学习的权力,等等 。这样不但起到了奖励的效果,而且还能提高责任感,堪称一举两得 。
当然,赏罚之间的学问远不止三条,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如果施教者足够用心,那么就一定能把赏罚之间的分寸把握好 。
“赏罚”的心理学解释
赏罚的心理学解释是什么?赏罚在心理学上出现在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中,主要是从某个刺激的效果来谈的 。具体来说就是,凡是可以让某个行为反复多次出现的刺激,对于这个行为而言,就是一个奖赏;而会让一个行为不再出现的刺激,对这个行为而言,自然就是惩罚了 。一块入白兔奶糖可能会让小朋友安静地看五分钟书,但对一个成年人而言,却很难起到这样的作用,因为大白兔奶糖不足以对成年人产生“赏”的效果,当然,也就不是一个用于“赏”的好的选择了 。说到这哩,你也许会恍然大悟,为什么有些奖励在旁人看来很有效,但对受到奖励的人却不产生作用,原因其实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