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穿越千年的“运河百科全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采访人员 张向阳
百科全书|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穿越千年的“运河百科全书”
文章插图
运行一个多月后,位于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成为网红打卡地,现代科技与古老文物的结合,让游客完成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中国大运河博物馆6月16日建成开放,馆内藏有从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运河文化。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和选址非常讲究,整体馆型采用了巨型船舶的造型,同时融入风帆元素,就像停靠在扬州三湾古运河畔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巨舰”。这艘“巨舰”乘风破浪、扬帆起航,翻开这本运河版的“百科全书”。博物馆新唐风建筑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美,总面积约7.9万平方米,由展馆、内庭院、馆前广场、大运塔和今月桥五部分组成,其中馆、塔、桥相得益彰,登塔可以俯瞰“三湾抵一坝”的历史景观。
大运塔则以唐塔的风格设计,塔高近百米,可通过馆顶建设的长虹卧波式长廊进入高塔。大运塔距离文峰寺的文峰塔大概1.2公里,距离高旻寺天中塔大概4公里,站在三湾风景区最高的观景台远眺,南北两方分别可以看到一座塔尖:北边是文峰塔,曾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的起点;南边是天中塔,曾是清朝皇帝的行宫所在。文峰塔、大运塔、天中塔在运河边形成了“三塔映三湾”的景观。
百科全书|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穿越千年的“运河百科全书”
文章插图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式展馆展出的各类船只
大运河博物馆由南京博物院负责布展和运营,是一座全面反映大运河历史概况、现今状态和运河美好生活的博物馆。据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介绍,这里有公园般美丽的博物馆环境,有新唐风格调的博物馆建筑,有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的博物馆展览,彰显大运河的千年底蕴和当代形象。
据悉,国内现有的运河主题博物馆都是从某一角度或在某一地域局部展现大运河的文化要素,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则是从时间跨度、空间跨度上实现大运河文化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的整体概念表达,以此来立体呈现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观众可以在馆内了解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领略运河上的水工智慧、舟船式样、漕运盐利、贸易商业、饮食风物、市井生活,以及运河沿线的自然生态、运河与“一带一路”的交汇融合。
百科全书|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穿越千年的“运河百科全书”
文章插图
取自河南开封附近一段长25.7米、高8米老汴河剖面
大运河博物馆虽是新馆,展览内容却非常丰富“有料”。目前,该馆已征集到从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铠甲、陶瓷、镇水剑、木筏舟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运河文化。
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被称为汴河,在博物馆中,取自河南开封附近一段长25.7米、高8米老汴河河道剖面上的一条条线如同年轮,清晰地勾勒出从隋唐至明清的地层,最早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直观展示大运河河道如何从宽到窄,直到完全淤积成平地的过程。隋唐大运河很容易湮塞,甚至湮塞得与岸平齐,唐、后周、北宋要经常开凿、疏浚、整修,才能令隋唐大运河正常使用。到南宋,因缺乏及时的开凿、疏浚,导致大运河因部分河道淤塞而衰落。
在这片老汴河河道上,仔细分辨就会发现,国家统一且强盛时河道宽且深,国家分裂且衰弱时河道浅且窄,这就是大运河与国运息息相关的实物证明。
展馆中的唐代船型墓葬,整体提取自镇江,为了防止墓顶坍塌,被运抵三湾时尚未清理墓中的泥土,重量达到55吨,无法从楼梯或电梯中运输,不得已拆除了博物馆西侧部分墙体,才使它们最终被安放在博物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