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夜读 | 先行动起来,才是抵达目的地的“捷径”

名家|夜读 | 先行动起来,才是抵达目的地的“捷径”
文章图片

名家画廊 | 亨利·莱巴斯克 ,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 , 被誉为 “捕捉美好生活的画家” 。
犹豫一万次 , 不如实践一次 。
网上有人问:“遇事应该做足准备再开始 , 还是先行动起来?”
一个回答印象颇深:“人生不像做菜 , 不能等所有材料都准备好才下锅 。 ”
生活中 , 倘若总想等到万事俱备才开始行动 , 事情非但不能解决 , 反而会越积越多 。
有时候 , 与其一味苦想如何解决 , 不如让自己先行动起来 。
人们常说 , 犹豫一万次 , 不如实践一次 。
一个人越思前想后、犹豫不决 , 越容易患得患失 。
“我能不能做到?这值不值得去做?我要不要试试?选择还是放弃?”
很多时候 ,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 , 习惯把整个事情都推演一遍 , 臆断出可能遭遇的问题 。
殊不知 , 拧巴和纠结会成为行动的最大障碍 , 不断消耗心神 , 使自己陷入自我怀疑中 。
如此循环 , 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
天下之事 , 总是困于想 , 而破于行 。
与其陷入“想做但不确定结果如何”的纠结中 , 不妨让自己先行动起来 , 前行路上 , 答案自然会随着时间慢慢呈现 。
就像那句话所说:“年轻人 , 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 , 而非焦虑时光 , 你三四月做的事 , 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 ”
名家|夜读 | 先行动起来,才是抵达目的地的“捷径”
文章图片

名家画廊 | 亨利·莱巴斯克
生活中 , 其实多数人都一样 , 遇到事情、碰到问题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可以完美解决 。
然而 , 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 , 是有人愿意凭借自己模糊的愿景 , 先做出来个雏形 , 然后一步步慢慢前行;有人则始终忧心忡忡 , 停滞不前 。
我身边便有这样一个例子 。
朋友的婆婆姓蒋 , 今年75岁 , 一只眼睛患有严重眼疾 , 一生务农 , 没有文化 , 大字不识几个 。
有趣的是 , 每次朋友看书时 , 老太太也跟着拿起儿童画报认字 。 学了没几天 , 她扬言要写本书 , 记录自己一生的故事 。
或许在我们看来 , 写书是一件工程浩大的事情 。 可老太太却从不这样认为 , 她经常摆弄手机 , 学拼音、识字 , 但凡有自己搞不懂的地方 , 便向旁人问个不停 。
大家都打趣她说:“蒋婆婆 , 你还真要写书啊?”老太太也不管别人怎么说 , 总是埋头忙自己的事 。
后来 , 她虽然未能出书 , 却识了许多字 。 还做了一本彩印纪念册 。
有人曾说:“ 如果你做了 , 没有损失 , 还可能有大收获 , 那就下手去做!更重要的是 , 马上去做!”
先行动起来 , 通常是一场稳赚不赔的“生意” 。
我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机会 , 在岁月里辛苦的付出都会叠加起来 。
把事情做成 , 固然很好;不成 , 我们也会在过程中 , 积攒许多让自己获得成长的经验 。
名家|夜读 | 先行动起来,才是抵达目的地的“捷径”
文章图片

名家画廊 | 亨利·莱巴斯克
一位公司的创始人说过:“做一件事 , 它到底靠不靠谱 , 你坐在家里想是没用的 。 我们的风格就是 , 不管三七二十一 , 主意出来大体觉得靠谱 , 先行动起来 。 ”
在行动中获得信息 , 不断优化调整 , 既不耽误事情的进程 , 更不会阻碍自己的成长 。
任何事情 , 我们都要学会先上场 , 再适应 , 最后调整 。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先行动起来 , 是在你与事情之间建立的最短路径 。 让大脑直接从‘能不能做’ , 聚焦在‘如何做’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