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肠|东汉时期碑刻隶书盛行精雕细琢,为何黄肠石隶书要“非主流”?( 二 )

黄肠|东汉时期碑刻隶书盛行精雕细琢,为何黄肠石隶书要“非主流”?
文章插图
其一,两种石刻的篆刻者书法素养不同导致了字体风格的巨大差别:主流碑刻由专业的文吏进行篆刻,文吏“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文吏主修文字书写,书写技巧熟练,且在东汉时期对于文吏的考核主要是篆书和隶书两大类,文吏受到东汉隶书的教育和熏陶。因此所作碑刻自然表现出典型的东汉隶书的特点,或法度严谨或随意自然,细致精妙。而黄肠石刻由工匠篆刻,民间工匠大多对当时文人墨客们所写隶书知之甚少,有的工匠不识字却依旧描摹,但这也不意味着黄肠石刻就平淡无奇。由于黄肠石刻的字体被赋予巧妙的构字艺术和充分的想象力,现代也有许多大师通过临摹黄肠石刻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其二,由于两者在用途上的不同决定了了细致精妙与否:东汉主流石刻,常立于庄严之地,或歌功颂德,或记录事件,或记录墓主生平事迹,或记录经书典籍。碑刻者不仅选材严谨,石面打磨光滑,而且对于文吏的挑选也较为重视,其慎重与细心显现于字里行间。黄肠|东汉时期碑刻隶书盛行精雕细琢,为何黄肠石隶书要“非主流”?
文章插图
而黄肠石刻大多时候用于诸侯王的墓葬如中山简王刘焉之墓、任城王墓。但是两者的用途并没有谁更加庄严严肃的区分,主流碑刻相对来说比较讲究也只是使用习惯或文化风俗。其三,选材不同组成了主流碑刻与黄肠石刻整体效果的差异:主流碑刻石面打磨光滑,加工细致,而黄肠石有时候沟壑纵横得甚至连字迹都看不清楚,并且前者多在石头正面和背面雕刻,而后者多在石头侧面雕刻。其四,最核心的原因是主流碑刻与黄肠石刻分别代表着东汉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主流碑刻所表现出来的典型隶书并不是一般百姓所能接触到的,普通百姓忙于生计,没有机会、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学习典型隶书,在东汉时期典型隶书一般都是上过学堂的子弟或官员才掌握的书法艺术。东汉碑刻上所雕刻的隶书也是选择记忆精湛的文吏书写,因此可以说主流碑刻隶书是文人写的隶书,代表着文人文化。而黄肠石刻大多是由民间百姓所写或篆刻,字体不像主流碑刻那样工整,典型的书法技巧展现很少。黄肠|东汉时期碑刻隶书盛行精雕细琢,为何黄肠石隶书要“非主流”?
文章插图
没有了典型隶书书写要求和技巧的限制,黄肠石刻表现出的民间书法艺术拥有充分的想象力,造字艺术颇高。虽然黄肠石刻多以斧凿而就,有时斑驳模糊、结构出错,它极少有曲笔弧笔,但其与东汉主流碑刻精雕细琢倒也形成对比,这种拙美耐人寻味,因此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这四点不同的作用下,同一时期的隶书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就好像同一树木上的两片完全不同的叶子,虽然初看上去令人讶然,但是仔细分析却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之处。篆书、隶书、楷书等书法艺术并不是互相独立发展的平行线,它们是有交叉的。东汉时期如此繁荣的隶书书法艺术就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一说,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巅峰。“隶书者,篆之捷也。黄肠|东汉时期碑刻隶书盛行精雕细琢,为何黄肠石隶书要“非主流”?
文章插图
”这是西晋时期书法家卫恒在其著作《四体书势》中对隶书产生过程的经典描述(《四体书势》是现存世的最早的重要书法理论著作之一)。书中提到,篆书从隶书的转变主要是为了满足书写简便快捷的需要,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篆书字体体系中发生结构性和书写性变化,并经过漫长的“隶变”过程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字体。参考文献:四体书势》 《汉书·霍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