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水浒传》最难懂的是宋江的“西江月”, 反诗还是!

宋江不想投梁山泊,执意去江州。表面上看,宋江对未来之路充满希望,可实际上他的内心深处有的只是失望。到了江州,认识了戴宗、李逵、张顺等一众兄弟,喝的酩酊大醉,内心的失望也稍缓解一些,但治标不治本,借酒消愁愁更愁。
黄巢|《水浒传》最难懂的是宋江的“西江月”, 反诗还是!
文章插图
当宋江找不到戴宗、李逵、张顺等人后,独自去了浔阳楼,在那里写下了《水浒传》里最著名的反诗《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补: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写《西江月》是宋江对失望的一种表达。可是,这种表达却用了反诗的形式来体现。
黄巢|《水浒传》最难懂的是宋江的“西江月”, 反诗还是!
文章插图
后来的黄文炳说这是反诗,蔡九知府也认定为反诗,这都说明《西江月》本身就是一首反诗,至少表面意思有反诗的味道。可是,宋江和梁山泊众兄弟却不认为这是反诗。两方各执一词,让这首诗成为《水浒传》里最难懂的内容。诗句的表面意思其实不难,前两句讲宋江自己的学识,专攻经史,擅长谋略;三、四句讲他自己极少表现出他的所长,一直在韬光养晦,就像猛虎一样,凶猛却一直蛰伏;五、六句说他自己太不幸了,胸有大略,却成了刺配的囚徒;七、八说他自己早晚要报仇,等到大仇得报,一定要让仇人的血洒在浔阳江口。
黄巢|《水浒传》最难懂的是宋江的“西江月”, 反诗还是!
文章插图
前六句,还算清楚,可最后两句就是醉汉的酒话了。他与谁有仇?不清楚。为什么说不清楚呢?因为威胁他的阎婆惜死了,帮助阎婆害他的张文远远在郓城,即便宋江杀他,也不会到浔阳江口,除去这几位,再也没有谁了,大宋朝廷也没谁得罪他,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没能为官那是他没那个命。所以,书生说宋江与谁有仇这件事不清楚。
黄巢|《水浒传》最难懂的是宋江的“西江月”, 反诗还是!
文章插图
之后补上的四句,前两句说自己心在山东,人在吴地像那随风而起的蓬草一样漂泊无依,只能空自感慨吁叹;三、四句是表达自己的凌云壮志,因黄巢失败,他借黄巢自比,认为比黄巢厉害。若说宋江的诗是反诗,主要是体现在“血染浔阳江口”和“敢笑黄巢不丈夫”上。假如写这首诗的人后来成为了反贼,那这诗就不难懂,可宋江最后成为了忠臣,这就难懂了。
黄巢|《水浒传》最难懂的是宋江的“西江月”, 反诗还是!
文章插图
宋江的《西江月》明明体现出要反的意思,后来却成为了朝廷的得力干将。说宋江的转变是因九天玄女娘娘,似乎能说得过去。可是,宋江是一个无知和立场不坚定的人吗?绝对不是。他若是相反,才不会信那些。所以,宋江不是转变,而是真的不想反。不想反却写了有反意的诗,越发的让人不解。
黄巢|《水浒传》最难懂的是宋江的“西江月”, 反诗还是!
文章插图
宋江究竟何意呢?借酒抒发内心的真实想法。血染浔阳江口,重要的不是血染,而是浔阳江口。他真的要造反,那就不是浔阳江口的事情了,因为浔阳江口代表不了大宋朝。所以,此处只是借用。他有仇,不是一个人,而是朝中所有奸臣,因为奸臣当道,才让他那样的人才不能为国尽忠。当他以后得到皇帝的重用后,一定会让奸臣的血洒在某个地方,浔阳江口只是就近借用罢了,代表的仅仅是一个地方。
黄巢|《水浒传》最难懂的是宋江的“西江月”, 反诗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