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大唐之时,繁华尤盛,幅员辽阔。广阔的土地意味着唐朝的征战能力。若是兵马不盛,将士不猛,又何以将疆土扩展至此。长安街热闹非凡,人头涌动。夜晚之际更是张灯结彩,喧嚣声中象征着人民生活的富足。国盛民安,此乃大国象征也!也正是凭借着强盛的国力,让各国甘愿俯首称臣。周边多数国家都屈服于大唐,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吐蕃便是其中之一。

剧照|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文章插图

图片:唐朝热闹的长安街剧照其实要想知道这个答案,先得知道吐蕃和印度的国情。大唐的国情我们上面已经介绍过了,吐蕃这块地方,其实并不富饶,比起大唐而言属于贫瘠之地。不管是土地资源还是其他资源,都比较稀缺。反观大唐,极为富饶,欲望之下产生勇气,也就下定决心与大唐针锋相对了。我们再来看印度,处于低纬地区,气温比较高。如果吐蕃要侵犯印度的话,那高气温是一道绕不过去的槛。要知道,吐蕃主要以骑兵为主。如果在印度的高温之下作战,马匹自然不适应,士兵们也受影响无法发挥出原有实力。此外,吐蕃与印度之间,还有喜马拉雅山脉作为屏障,这就是一道天险。要是攻打印度的话,要费很多心神。就算打赢了印度,也得不到多少物资。

剧照|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文章插图

图片:不适应高温的马匹剧照而吐蕃与大唐又不一样了,属于接壤关系。如果举兵侵入,要少花许多力气。这也是吐蕃不打印度而专与唐朝作对的一个原因。此外,吐蕃本身实力是不弱的,虽然比大唐逊色不少,但是还能与之一战。就算是作战失败了,也能捞到不少好处,大笔的钱财和粮食已经运回吐蕃内部了。所以说,就算是打了败仗,也是利益大于弊端的。

剧照|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文章插图

图片:吐蕃与大唐剧照在唐德宗李适统治之时,因奉行“外松内紧”政策,使得唐朝内部出现了矛盾,也使一些地方挑起了叛乱。泾原军反叛之后,一路势如破竹,还打下了长安。一支叛军就能打下京城,可见当时的唐朝统治已经出现了问题。当时形势紧急,李适只得逃离了长安。吐蕃见此情景,自然是兴奋不已,忙着要为李适出头,想要助他一臂之力。当然,这并非是吐蕃的好意,而是充满了目的性。条件是这样的,吐蕃出兵帮助唐德宗镇压叛军,作为回报,大唐要将安西与北庭之地赠与吐蕃。

剧照|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文章插图

图片:李适逃离长安剧照赠地相当于将国土拱手相送,这是对边疆将士的不负责!更是对国家利益的出卖!大臣们非常激烈的反对。所以,在这样的反对声中,李适只得拒绝了此事。最后还是依靠大唐自身的实力,将这场叛乱给镇压了下去。不过,作为对于吐蕃热切之心,唐德宗还是相对回馈了一些,赠送了万匹绢帛给吐蕃,作为答谢。因为唐德宗也想与吐蕃弄好关系,这个也就是相当于收买人心的礼品。但是吐蕃的胃口哪有这么小,这万匹绢帛连一道开胃菜都算不上。

剧照|吐蕃为何两百多年执意攻打大唐,而不是去打更为弱小的印度
文章插图

图片:吐蕃剧照安史之乱过后,大唐开始走下坡路。唐朝内部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危机,连本朝治理之事都难以顾上,更何况是防御外敌了。所以这时吐蕃是极为活跃的,而且这时吐蕃实力渐渐强盛。所以,吐蕃也是找准了时机,发兵来犯。仅短短一年的时间,大唐多处疆土就落入了吐蕃之手。例如兰州、河州等地。可见,吐蕃还是比较强悍的,之所以敢惹大唐也是有着一定道理的。随后,吐蕃又与回纥皆成联盟,合力侵犯唐朝疆土。此时,大唐士兵已难以抵挡,就连长安也是时刻处于危难之间。当时河西节度使杨志烈见情况危机,于是想出了一计,直接出兵突袭吐蕃。杨志烈带领五千精兵,直奔吐蕃而去,不过却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