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德国汉学家顾彬:100年后还会看鲁迅,但不一定会看金庸( 二 )


鲁迅的作品,虽然其内容或许取材于最简单朴实的生活,但思想性和文学常高于生活。对于没有一定文学底蕴的普通大众,它更像一种精英文学,需要细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
从实际生活举例,读书时总觉得鲁迅的文字艰涩难懂,在指导下,少年时期的我们懵懵懂懂地能感受到其思想性和文学高度的极少部分,跟着指引大喊"牛",往往敬重、欣赏却也难解其意。
德国|德国汉学家顾彬:100年后还会看鲁迅,但不一定会看金庸
文章插图

成熟时,再回首多读细品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学者尚且不能完全懂其意,习得其语言和思想性的百分之一,缺少人生阅历和时代背景的广大读者自然能也难解其意思。而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故事性,情节和人物形象简单明晰,对于民众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笔者认为,能将故事性发挥到极致,既能完成文学作品"揭露"的意义,也能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扩大文学作品的读者群,进而扩大作品的影响范围。
平凡人的世外桃源
金庸的武侠作品就像平凡人的理想化。不论是杨过、韦小宝还是张无忌初期都是平凡人,因"机缘巧合"不论是武力值还是爱情,有所收获。
不论哪个时代辛苦奔波的平凡人都是常态,需要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而金庸创作了这样一个武侠世界。读者在这些平民故事里寻找现实世界中无法完成的慰藉,获得力量和希望。"武侠"是中国味儿很浓的一个元素,它有其成长的土壤。用通俗的语言,故事性极强的情节来塑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德国|德国汉学家顾彬:100年后还会看鲁迅,但不一定会看金庸
文章插图

金庸的群像是写的好的,一本关于江湖儿女的故事,群像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有人喜欢一件事深究到底的智慧,也有人喜欢广泛涉猎综合万物的广博,有人喜欢独白,有人喜欢群像。每一种存在都会他成长的土壤。
我们会被鲁迅文学中的思想性和战斗性震撼,也应该允许平凡众生于浮世中偷得片刻桃源。雅俗共赏,兼容并包。
知人论世与表情达意
"知人论世",对任何文学作品的评价都不能脱离它产生的现实背景。所谓"乱世出英雄",好的作品往往来源于现实,升华于苦痛。古往今来皆如此,只是表现方式在不断革新。
确实个人看来,现当代文学创作有不甘寂寞,过于求成,目的性多过文学性的嫌疑。深厚的苦难造就深厚的文学,鲁迅和杜甫都是时代环境里,在苦难中用笔革命,用诗歌呐喊的战斗者。
德国|德国汉学家顾彬:100年后还会看鲁迅,但不一定会看金庸
文章插图

向来文学创作在外界压力、经济压力和创作者自身选择、文字讲述能力等因素影响下,往往形成歌颂容易,批判危险、有深度的缺乏土壤,没深度的裁剪粘贴的奇怪境地。这些都应该引起思考,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都应该有其一席之地。
文学创作环境在变化,当今时代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和个体话语权的解放,文化下移,越来越多的人运用文学创作来"表情达意",创作的门槛越来越低,逐渐进入全民皆可为创作者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创作者,但并不是人人的创作都是文学。
在和平和发展主题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文学作品不再只是战斗和揭示的武器,它的内容被不断扩充,文学的包容度让它去不断吸收、接纳并进行自我革新。如今,文学创作也成为人们表情达意、传递观点、反映社会现实,思考事件的一种方式。
金庸的作品很显然属于通俗文化,但不是庸俗,严肃文学也不是故作深沉。发人深省,语言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性固然重要,但能通过语言和作品思想性达到发人深省的程度,往往学得四不像,常常华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