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性|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去世:其“社会学习理论”改变了心理学

班杜拉去世的消息在微博上引起了广泛悼念,并形成了热搜话题。许多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表示自己是在教科书中认识的班杜拉,并晒出自己的学习笔记,还有人感谢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我们从津巴多主编的《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一书中摘编了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部分介绍。经出版社授权刊发,较原文有删减,小标题为摘编者所加。
工具性|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去世:其“社会学习理论”改变了心理学
文章插图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美]菲利普·津巴多/ 迈克尔·利佩 著,邓羽/肖莉等 译,刘力 审校,新曲线 |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7月
01
继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之后的班杜拉
学习理论家们,如已故学习理论家斯金纳(B. F.Skinner),一直强调情境性刺激(如环境事件)对行为的直接影响。作为一个激进的行为主义者,斯金纳认为态度、意向、信念和情感等内部心理事件只是外显行为的副产品。态度或信念的改变并不导致行为的改变,外显行为的改变是由强化物所导致的。
但是在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中,内部心理事件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该理论经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Bandura,1977,1987)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后。该理论关注人们如何通过直接强化以及对他人行为结果的观察而习得一定的行为模式。此外,社会学习理论还关注个人、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当我们的行为是改变环境中某些方面的手段时,即行为是实施改变的工具时,我们就会在某一特定反应和该反应的结果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在工具性学习[instrumental learning,亦称操作性学习(operant learning)]中,行为主体的行为改变了环境,即行为结果对环境产生影响。当行为结果是令人满意、有益的或者是令人愉快时,相应的行为就会不断地被重复,并最终可能成为一种习惯。
当获得强化的行为非常复杂,或者个体难以习得这一行为时,就必须先对该行为进行“塑造”。塑造(shaping)是一种学习程序。在这一学习程序中,最初对任何与目标行为相类似的行为都给予奖赏;然后逐步提高标准,只对与目标行为越来越相类似的行为予以奖赏;最后,只有在目标行为真正出现时,才予以奖赏。
一些教师把这一工具性行为塑造方法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例如,在训练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时,起先,无论学生给出何种答案,教师都对学生勇于举手这一行为给予口头表扬;然后,有选择性地对那些越来越好的回答给予奖励。
人们喜欢重复那些能为自己带来益处的行为,而工具性学习就是这一原则运用的直接结果。在工具性学习中,行为成了获得益处的“工具”,而“这些益处”就是一种正强化;在这里,强化被定义为一种能够增加行为发生频率的刺激。通过工具性学习,我们学会继续实施那些能够带来奖赏的行为,而终止那些不能得到奖赏或会带来麻烦的行为。的确,这些简单的原则已经被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工具性|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去世:其“社会学习理论”改变了心理学
文章插图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作者:(美)班杜拉,译者:林颖 等,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02
【 工具性|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去世:其“社会学习理论”改变了心理学】社会学习理论扩展了工具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在许多情形下,学习并不涉及外显行为的实施和具体奖赏的获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聆听和阅读等方式,间接地学习那些能够为他人带来积极结果的行为,同时回避那些使他人陷入困境、受到伤害、感染疾病、被拒绝或带来更糟糕后果的行为。